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学探索
风雪铸佳绩--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考察纪实
2006-03-28 10:49:4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我国第22次南极科考队员乘坐“雪龙”船于28日凌晨抵达上海民生港码头,历时131天的此次南极科学考察行动全部结束。考察队进一步发扬爱国、拼搏、团结、创新的“南极精神”,在这个风雪大陆铸造出新的佳绩。

    第22次南极科考的主要任务是:在长城站及其周边地区、中山站及其周边地区、南大洋、格罗夫山地区执行各项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同时,为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的具体实施及“十一五”极地考察规划做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此次考察队由144人组成,在为期131天的时间里,完成了30多项度夏科学考察、8项后勤保障和接送我国政府代表团赴长城站、中山站及其附近地区考察访问的任务。其中,“雪龙”船两次往返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和中山站,4次穿越西风带,考察期间总航程达22700多海里。

    2005年11月18日上午,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欢送仪式在上海民生港码头隆重举行。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殷殷重托、带着亲人和朋友的深切瞩目,119名队员乘“雪龙”船赶赴中山站。11月下旬,25名队员乘飞机分批前往长城站,开始了探索南极大陆的新征程。

    2005年12月18日凌晨,经过31天的海上航行,“雪龙”船顺利到达距离中山站12海里外的陆缘冰。由于冰裂缝纵横,当时无法实施冰上卸货,为确保格罗夫山队按时出发,考察队决定采用直升机卸运物资。经过5昼夜奋战,完成了中山站度夏考察和格罗夫山考察急需物资和设备的卸运,为此后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派出以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为团长的代表团,首次视察了南极中山站,为极地发展“十五”能力建设和“十一五”规划进行实地调研。代表团慰问了考察队员,并对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和俄罗斯进步站进行了正式访问。

    格罗夫山是我国较早开展科学考察的地区,在国际南极考察中处于领先地位。2005年12月24日至2006年2月19日执行的格罗夫山综合考察,是历次派出人员最多、学科覆盖最为广泛的一次,共搜集陨石5354块,超过前三次考察收集陨石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块月球陨石;开展了测绘和地质调查,完成了普里兹湾地区1:50万地质图的野外作业;获取了反映该地区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及冰盖进退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安装了11个永久性卫星地面角反射器,将为研究冰流运动、冰貌动态变化过程的遥感研究提供精确的地面控制。

    大洋考察抓住“雪龙”船四次在风平浪静中穿越西风带的难得机遇,首次在南印度洋西风带开展了跨越32个纬度、40个经度的调查作业,收集了400多万平方海里的大洋观测数据和样品。普里兹湾调查奋战10昼夜,取得了埃默里冰架外缘和4个纵向断面的物理海洋、化学、生物和环境的高质量数据和样品,获得了罕见的底栖生物种类,在埃默里冰架入流和出流2个重要位置进行了25小时定点连续观测,取得了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的资料,试验了新的渔具渔法,为我国磷虾商业性捕捞及开发进行了前期调研。

    在长城站,完成了国际GPS联测、无冰区生态地质调查、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气象常规观测。完成了长城湾码头工程勘察、老建筑设施处置勘察、6000平方米建筑设施涂装工程、供水系统改造工程。此外,还完成了接待我国政府派出的以国家海洋局纪委书记周茂平为团长的代表团赴长城站视察、调研、访问等工作任务。

    在中山站,首次利用直升机完成了对拉斯曼丘陵地区的航空摄影测量;恢复了中止6年的地球重力固体潮观测研究;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取得一个太阳黑子周期11年的完整观测数据;通过中澳合作,在中山站和戴维斯站周边较大范围地开展了企鹅、海豹聚集地粪土层沉积采样工作;完成年度国际GPS联测、地磁、臭氧、海冰、气象等常规观测。为满足“十五”能力建设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在中山站站区进行了1:500地形图的精确测绘;确定了“十五”能力建设项目中山站高频雷达天线阵和油库场地选址,开展了工程建设必需的地形地质调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月12日下午至13日凌晨,应澳大利亚戴维斯站请求,为救助其被困在冰盖上的飞机,中山站派出两架直升机和12名队员,奋战10小时,飞行1200公里,完成了运送航空煤油的救助任务。

    期间,由于中山站外围大量冰山堆积,冰山内浮冰严重,如何把“雪龙”船上的200多吨燃油及相关物资运到站上,一度成为一道难题。2月初,中山站持续了近一个星期的狂风大雪天气转好,聚集的冰山丛中出现通道。考察队抓住有利时机,决定立即实施小艇运油方案,经过5天奋战,把200多吨燃油及物资顺利运到中山站。同时,把在中山站堆积多年的近200吨垃圾和废油等全部运到船上,以实际行动保护南极环境。

    考察期间,临时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队”的指导思想,并以此贯彻于各项工作之中,全体考察队员以实际行动给“南极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进行格罗夫山考察的11名队员,在零下25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白化天气和布满冰裂隙的内陆特殊环境下,安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本次考察队有12名女队员,她们与男队员一道坚守在各自岗位,为完成各项考察工作做出了贡献。考察队还组织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为考察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月24日上午,顺利完成各项度夏考察工作的队员全部撤离中山站,留下的18名越冬队员将继续完成各项越冬考察任务。

    2月26日上午,“雪龙”船一声长鸣告别了南极,踏上“回家”的行程。

【责任编辑:卲熙】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