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闽侯“造福工程”实施近5年 惠及3500名村民(图)
2013-08-07 22:13:44  作者:张铁国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造福工程安置点村民们建的新房

  “有人说幸福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那就是一家人走出了深山,告别了‘风雨楼’,住进了大洋房!”7日,闽侯县大湖乡六锦村村民林世珍打扫着不久前刚建成的新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今年47岁的林世珍一家4口,原来住在离六锦村村部5公里外的东岭自然村,家里的房子是一座土木结构、约50平方米的老宅。“我们住在偏僻的深山老林里,房子破旧不堪。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刮风屋顶便‘啪啪’响。没有阳台,也没有独立的卫生间。这些年我们一直想搬出来,但一来经济紧张,二来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地。”回想起深山里的生活,林世珍感触颇深。

  去年初,闽侯县委、县政府将林世珍列为“造福工程”搬迁补助对象,对他家4口人每人补助6000元,让多年居住“风雨楼”的林世珍一家喜出望外。去年底,林世珍靠着政府的补助和自己的积蓄建起了新房。记者昨日在六锦村村部后街新址上看到,新房依溪而建,周边环境优美。每栋新房都由一栋洋房和后厨房组成,占地面积约160 平方米。不少建房户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内部装修,有的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地搬进了新房。

  在林世珍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的新房子。新房户型是四室一厅两卫的格局,房间内阳光充足,屋内被粉刷一新,厨房、阳台一应俱全。他还新购置了电冰箱、桌凳、电磁炉等。

  “你看这新房,每栋房子2户人家住,一层是公用的,二三层就和城里的单元房一样,一户一套,有120多平方米,土地还是免费的,配套基础设施由政府承担,由于政府的补助,每户只要花10多万元就有了一套全新单元房,还不包括底层100多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林世珍称,花这些钱就是在城里买个卫生间都还不够。

  尽管还未装修的屋内显得有些简陋,可林世珍提及新房,脸上总是笑眯眯的:“造福工程结束了我们居住‘风雨楼’的日子,一家人能有今天,全靠政府的好政策,最近一家人都在商量在孩子结婚前怎么把房子装修一番,房间怎么分配……总之,住新房比起住深山中的老屋,心里就觉得踏实。”

  和林世珍一样,村民张纯光以前居住在离村部10多公里外的凌云洋自然村,山路狭小难走,机动车难以通行,日用品只能用肩挑上去,而且没有诊所,生病只能熬着,要经过2个多小时的跋涉才能到达村部。对于以前的出行环境,张纯光说:“交通不便,进村好比进城,外村人都不愿嫁过来。”

  去年政府实施“造福工程”,给了不少补贴,让张纯光一家从偏僻的深山搬迁到了六锦村下洋新村,新房前就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横穿而过,绵延到繁华的中心街区。

  “每天我都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市场和家里,为家里买些新鲜蔬菜水果。在这里,我们就像城里人一样过日子。”张纯光笑着说,“造福工程让年轻人找老婆都更好找了,如今不少年轻人娶回了外地媳妇。”

  林世珍、张纯光住房得到改善,是闽侯“造福工程”的一个缩影。闽侯县自1994年开始实施“造福工程”,由政府出资帮扶,将散居在边远偏僻自然村和地质灾害点的群众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以减少自然灾害的侵袭,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闽侯县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闽侯县共投入近千万元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安置550户3500人,主要分布在廷坪、大湖、洋里、白沙等山区乡镇。今年,闽侯县还计划对青口镇青圃岭村,大湖乡大池村、六锦村和墙坪村,廷坪乡池坑村、曹地村、石坑村和溪坪村,鸿尾乡桥头村等9个行政村480户2047人进行“造福工程”搬迁。截至目前,已动建305户、1397人,这些群众有望春节前全部迁进新居。

  (福州日报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张存金 吴国棋 文/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