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连江县东岱镇农田改良引种 农民收入增长近10倍
2013-12-02 22:04:14  作者:林雨夏,林洪相,王元锴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连江县东岱镇万余亩农田通过不断改良、流转,引进农业新品种,推广种植新技术,农民收入从过去的每亩七八百元增加到六七千元,增长近10倍。2012年,全镇80%的农户家庭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11月28日,记者在东岱镇洪塘村看到,在农民孙支通承包的180亩农田里,莴笋、大豆等农作物长势良好。孙支通说,这些莴笋、大豆是在水稻收成之后,于9月份种下的,明年2月可收成,每亩地产值预计可达万元,除去成本,利润预计三四千元。

  在东岱镇龙山村,农民谢元通种的10亩葡萄已在8月份收成,总共净赚了五六万元。

  东岱镇位于连江县东南部敖江“金三角”范围,一半以上面积为冲积平原,下辖9个村(居)3万多人口,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然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洪涝灾害多发、种植品种单一,使这个镇的土地长期以来产量低下,粮食无法自给,许多农民依靠“返销粮”(国家向农村缺粮地区返销的粮食)生活。

  如何提高产量,做到旱涝保收?东岱镇党委书记陈宗明介绍,1997年以来,东岱镇率先在全县开展粮食自给工程示范片建设,通过堤坝加固等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和排洪条件大大改善,确保了农作物不缺水、不受淹,有收成;实施土地连片整治工程,仅2011年就平整改造了2000多亩基本农田,今年继续整治1000亩;拓宽、修筑机耕路,改善边角地、低产地的耕种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东岱镇基本建成“排灌自流化、耕作机械化、农田高产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以及耕种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许多农民从不爱种地到“争抢”土地,纷纷转包了外出打工、经商的村民田地。种植大户孙支通的180亩土地,就属于村里100多户村民,是他挨家挨户转包而来的;谢元通的10亩葡萄园,也流转自其他村民的土地。

  “以前每亩地纯收入才几百元,现在平均都有六七千元,多的八九千元。”龙山村支书谢建国告诉记者,和谢元通一样的农户还有几十户,多的种了四五十亩,少的也有五六亩,除了葡萄、水稻,他们还因地制宜,引进种植了火龙果、龙眼、蔬菜。

  洪塘村支书吴汝朋告诉记者,洪塘村目前有村民856户,耕地不到800亩。过去由于人均土地少,粮食产值低下,大量村民纷纷离开土地,选择进城务工、经商。近年来,由于农业效益不断提高,土地又成了“香饽饽”,土地租金也“水涨船高”。

  “在县里支持下,东岱镇将投资上亿元兴建敖江防洪堤工程,进一步保护好全镇万亩良田。”陈宗明说。

  (记者林雨夏林洪相王元锴 见习记者郭立锋通讯员邱仁松)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