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榕不法商家有“护身符” 买金饰别轻信抽查报告
2010-10-29 11:24:02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如果有人拿着黄金检测报告说他的黄金首饰是合格的,你可别轻易相信。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宝玉石协会发出了这样一条紧急通知——选择金饰厂商别轻信抽查结果,这在该行业协会还是第一次。行业协会给出的理由是,与普通商品不同的是,黄金首饰抽查结果并不意味着其他首饰是合格品,抽查也保证不了黄金真假。

  抽查结果 成不法商家“护身符”

  省宝玉石协会秘书长王乃珠告诉记者,行业协会在调研市场过程中发现,不法商家将不合格的金饰都暗藏在柜台下,抽查的工作人员一离开,他们就将暗藏的“低色”黄金混进了柜台。有的金店将含量92%的冒充99%的,或者用足金冒充千足金。而抽查结果则成了不法商家的“护身符”,他们借此对外宣称自己的首饰已经通过检测。

  据介绍,黄金首饰的制作过程复杂,特别是重量小、工艺复杂的有焊点的金饰,粗心的工人或新上岗的工人,都可能使焊点的成分超标,使黄金首饰成品的成色降低。同时,与工业品不同的是,由于焊点的存在,黄金首饰都没有批次概念,每一款黄金首饰的黄金含量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通过抽查证明所有黄金首饰都是合格的。目前的抽查手段,只要能帮助品牌企业、讲诚信的企业提高首饰质量,控制不合格的黄金首饰流入市场,属于“防君子不防小人”的举措。行业协会只能不断公示诚信企业名单。

  市民不知 手中金饰是否掺假

  对于黄金首饰抽查结果这样的尴尬处境,昨日接受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网友都称不知情,他们平时误认为抽查报告合格的,其他金饰就是合格的。

  不仅如此,人民银行2001年取消黄金经营许可证制度后,进入黄金首饰市场的商家参差不齐,黄金市场管理基本处于部门缺位状态,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行业组织自律,难度都很大。按目前金价水平,购买10克黄金需要3000多元政府执法或行业协会自律的成本都非常高,但是企业违法成本却很低。而且如果政府采购黄金首饰后证明是合格品,处理样品也是一大难题。记者昨日从政府部门获悉,我省对黄金首饰抽查次数并不多。

  福州一珠宝行的负责人表示,黄金首饰检测难黄金市场成色堪忧,甚至市民普遍不知自己手中金饰是否掺假。福州林女士5年前在街头小店买了一条千足金项链,佩戴时断了,拿到检测机构检测才知道黄金含量只有80%。更多市民则持有黄金也不知真假。赵先生每年都会买入一根金条,但是对于金条的成色,他只能相信商家宣称,的“超过99.99%”。省内7家珠宝检测机构也很少受理市民主动送检的黄金。

  对此,省宝玉石协会提醒市民,购买金饰应该首选规模较大的珠宝行,同时需要核对贵金属首饰上的三项印记:厂家名称、材料名称和材料含量。这些印记一般刻在首饰内圈上。这样遇到不,合格金饰才有维权依据。

  (海峡都市报记者 欧阳进权)

【责任编辑:黄丽红】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