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换季购物需防三类“陷阱” 消费者应当理性选购
2010-10-22 21:52:58  作者:徐小杰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这几日气温骤降,“换季”风潮骤起,很多消费者也准备趁着换季的机会多淘些便宜货。不过工商部门提醒,一些商家在换季时会设置一些“消费陷阱”,消费者要多留一个心眼,以防“中招”。

  记者22日走访榕城市场发现,服装、鞋类等季节性十分明显的商品纷纷降价,不少商家也打出了“换季清仓”的招牌。其中,一些夏季服装的降价力度颇大,折扣多在3~6折。相比之下,刚刚上市的秋装则多数没有优惠。

  正在选购T恤的市民黄小姐告诉记者,每年换季的时候她都会“血拼”一把。“福州冬天的时间不长,趁着现在便宜,赶紧多买一些存在家里,很快就能拿出来穿了。相比于刚上市的时候,现在买衣服最划算了。”记者发现,和黄小姐有相同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东街口一家品牌服装店店员小林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来买换季服装的市民很多,“同样的一件衣服,现在只要以前的一半甚至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了,这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然而,部分市民反映,换季商品多是商家库存品,质量上存在瑕疵。市民李女士22日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反映,他在中亭街一家服装店花100元买了一件T恤,“原价要200多块钱,商家说换季大清仓,半价出售,买回来才发现衣服后面破了一个小洞”。待李女士回到商店要求退货时,商家以“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为由,拒绝了李女士的要求。

  特价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记者昨天就换季消费咨询了市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中心,工商部门提醒,面对换季商品,消费者应当理性选购,尤其是要注意避免陷入商家设置的“优惠陷阱”。在换季时节,经常有三类“消费陷阱”。

  一是常见的先涨价后降价。部分商家打着“降价促销”的旗号,将部分商品价格调高后再降价,诱导消费者购买。

  二是“打折商品,概不退换”。如同李女士的遭遇一样,部分商家以“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为由销售质量不过关的产品。针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验,确保商品无质量瑕疵后再出手。

  三是“购物返券,放长线钓大鱼”。购物返券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促销手段,但有些礼券被规定只能购买特定的商品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使用,不少商家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放长线钓大鱼”,刺激消费者多次消费。

  (福州日报记者 徐小杰)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林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