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1条海带“生”出3个全国之最 官坞村的增收之路
2007-04-15 22:43:33  作者:侯芳 冯桦 沈威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海带丰收

海带加工厂一片繁忙

  这里是中国海带第一村,去年荣膺“2006全国十大魅力乡村”自主创新奖,组委会的评语是:他们用智慧给海带增加长度,用科技给海带增加密度

  1条海带“生”出3个全国之最    

  4月12日,艳阳高照,和煦的海风吹拂着渔民们喜气洋洋的脸庞。今年,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海带丰收了。
   
  “最近海带价格都在涨,1亩卖了1万6呢!”村民林伙彬一边指挥机械化的装卸吊车从海面的小船上吊起海带,卸在一旁等候运往晒场的农用运输车上,一边伸出手指比划着,脸上掩不住喜悦。今年,林伙彬家里种了22亩海带,目前已经收了4亩,每亩都卖到1万多元的高价。而在去年,每亩只能卖到6000多元,价格大涨,他们家今年就能增收至少10万元。

  增收载体:养殖海带
   
  今年62岁的卢发祥前不久住进了新盖的五层“别墅”,这已是老卢家盖的第三座房子了。回想起从前,再看看现在住的楼房和房内的现代化家电,老卢觉得如同做了一场梦。
   
  “亏了当时在村办企业入了6股,现在家里每年分红18万,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也一年比一年好了。”老卢感慨地说。
    
  卢发祥的幸福正是官坞改变的缩影。
   
  就在20年前,这里人均收入还不足100元。黄岐半岛曾流行“有脚不踩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男”的说法。
    
  那时,800多户3000多人的官坞人家,眼光并没有放在村前的大海上,而是挤在山坡上,种一季红薯一季麦。一部分敢于下海的人,战战兢兢地在浅滩浅涂上种几筐紫菜或几条海带,可又没有好收成。为生存而奋斗了几代的官坞人都感到,这“官坞角”真是没出头的日子了!
   
  渔村的变化源于官坞人认识到大海的那一天,这又不能不说到一个人,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林哲龙。当年,26岁血气方刚的他从部队复员返乡,走上了村委会主任的岗位。他不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有村前一望无边的大海,官坞就走不出一条致富之路!
   
  1980年秋,他动员说服5户村民,合伙投资10多万元,种下12亩海带苗。联合组的25个劳动力辛勤劳动,第一季人均收入就达到了4000多元。
   
  首次冒险吃“螃蟹”成功,乡亲们备受鼓舞。次年,村民们纷纷投资养殖海带。几年下来,人们逐步认识到官坞的出路在大海、希望在海带。
   
  从此,官坞人的命运悄然改变。

  增收之路:农业产业化
   
  有了林哲龙等人的带头,官坞村选准了海带养殖这一主打产业,就一头扎了下去。
   
  头几年,官坞村海带养殖面积和产量每年以上百亩、成千吨的数字增长。随着海带的大量增产造成积压,价格猛跌,几乎连本钱也收不回来,官坞村陷入了新的困惑。
   
  为了解开“增产不增收”这道难题,官坞村琢磨了许久。最后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
   
  增产不增收,主要是海带不方便保存,导致一旦积压就面临巨大损失。因此,1995年村两委利用海带旧仓库办起了海带加工厂,并创办了集体股份制企业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公司。公司与村民签订购销合同,全村五成鲜海带都作为公司的加工原料,为农户解决卖难的问题。由此,村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都进入另一个发展期。
   
  对加工厂带来的好处,村民林哲华深有体会。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往年种海带最怕遇到阴雨天,一旦碰上这种坏天气,海带就得烂在海里,血本无归。林哲华去年就遇上了这种坏天气,幸亏与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林哲华以每亩6000元价格将海带卖给了公司,不仅没赔钱,反而赚了一笔。而公司通过先进的设备,在厂房里直接进行深加工,由于原料成本低,同样获利不少。
   
  此外,官坞村还先后投资1500万元,建设渔业基础设施,兴办社会事业,修建码头避风港,架设6台海岸运输索道,兴修10多条机动车运输通道,海带养殖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
   
  “以前收海带,要从海里一根一根拖上岸,接着用小推车把这些海带送到晒场,全村一天才收成100担(一担为50公斤)。”林哲华说,如今有了海岸运输索道和机车,每天能收至少1万担,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膀子地大胆地增加生产面积,收入也在成倍增加。
   
  如今,全村共有600多艘机动养殖船,10多台运、装、卸机械化吊车,有150多辆农用装运车,每天可运鲜海带上岸到晒场,到加工厂5000多吨和20多条海带加工生产线。
  
  增收利器:科技创新
   
  往年每亩只能卖6000多元的海带,今年卖到了每亩1.3万多元的高价,整整翻了一番还多。如此高价,让官坞人今年赚了个盆满钵满,喜笑颜开。
   
  “多亏了我们早就有了自己的良种海带苗基地,否则也像全国各地一样上演烂苗惨剧了!”林伙彬告诉记者,如今官坞1.5万多平方米的良种海带育苗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育苗基地。
   
  受去年暖冬影响,全国主要的海带产区都发生了烂苗,致使今年海带产量减少。而官坞村培育的“连杂1号”抗高温海带良种却经受住考验,获得了大丰收,在今年低迷的海带市场上独领风骚。
   
  科技就是生产力。
   
  1997年,就在村办企业海带加工厂的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村支书林哲龙又闲不住了。“每年都要花大价钱到外地去购买海带苗,费时费力不说,海带苗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我们什么时候也能育出自己的海带苗种呢?”
   
  说干就干,林哲龙立即着手成立官坞海洋开发研究会,还报名参加全国农业函授大专班学习。为了培育海带新品种,林哲龙常与育苗科研小组人员一起攻关。经过无数次试验,他们终于在2000年培育出耐高温、生长期短、产量高的“连杂1号”,一举解决了以往村民养殖海带的苗种靠外供应的难题。
   
  自己培育海带苗,还是比别人好几倍的海带苗,这个在当时的官坞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又在林哲龙的努力下成为实现。
   
  如今,不仅官坞人不要到外地去进种苗,山东、广东的养殖户还到官坞来购买“连杂1号”种苗,还连续6年出口日本。
   
  去年,“连杂1号”成功抵御住了暖冬烂苗的风险。预计到今年海带减产的前景,公司还抓住时机,无偿调拨海带苗200多片送给本村养殖户,让全村养殖户扩大生产。如今,官坞村今年养殖5000多亩的海带产量、产值都创历史新高,按每亩1万元计算,今年官坞村村民仅海带养殖业,人均纯收入就可达7000元,全村80%以上的农户养殖海带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
   
  官坞村还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部门和高校开展技术合作,聘请了10多位水产专家和教授到公司任职。目前,全省最有权威的5位海带育苗技术精英中有4位在官坞海洋公司开发海带育苗培植技术。为提高海带加工科技含量,官坞村今年还在有关部门指导下,研发海带多糖新项目,计划于2008年投产。
   
  20多年过去了,山还是那座山,海还是那片海,但官坞人富了。
   
  2006年,官坞村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93亿元,村财收入达6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0000元,全村70%的农户家庭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98%的村民盖起了新房;村办企业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650多万元。靠一根小海带,官坞人不仅富了,而且做到三个全国第一:海带养殖面积、产量居全国村级首位;全国最大的海带育苗基地;全国最大的盐渍海带加工基地。
   
  去年11月,官坞村获得“2006全国十大魅力乡村”自主创新奖。组委会给予官坞村的评语是:中国海带第一村,他们用智慧给海带增加长度,用科技给海带增加密度。

  (福州日报记者 侯芳 冯桦 沈威)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