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闽南新闻
老人去世家里顶梁柱倒了 留下几近瘫痪的家(图)
2007-03-15 11:29:39  来源:厦门日报  【字号

  在大儿子的哭泣声中,吴乌番的遗体昨日下午被火化了,随着他的离去,原本支撑着吴家一家老小的顶梁柱也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只留下了两个患先天软骨症的孩子、精神恍惚的老伴和一个没有工作的儿子。

  去年5月15日本报刊登报道《我只希望把妻儿照顾得好一点》,讲述了吴乌番依靠捡废品卖钱,养活了两个瘫痪的子女和精神恍惚的老伴的故事。如今,老吴的突然去世,对这个贫困潦倒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吴家的未来生计陷入困顿。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屿后南里的吴家。一进门,臭味扑鼻而来,客厅里挂满了破毛巾,水泥地板上堆满了废品;脏乱的角落里,一张简易的桌子上摆放着老吴的遗像。

  “父亲走了,整个家的重担都落在了我身上,有时候我甚至想自杀。”一脸憔悴的儿子吴再国头发零乱,衣着单薄,坐在一张小板凳上,守着父亲的灵位。

  “爸爸,爸爸……,”突然,房间里传来一声声含糊的喊叫。这间昏暗的小房间里,瘫痪在床的姐姐安静地躺在床上,一旁的弟弟则摇晃着脑袋,声嘶力竭地胡乱叫喊着,不时用软弱无力的手上下敲打着。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郭丽清穿着破旧的衣服坐在床沿,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机械地往儿子的嘴里喂饭。看见有人进门,她露出了慈爱的笑脸,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不一会就对着空气自言自语起来。

  “母亲因为压力太大,多年前就精神恍惚了。” 吴再国说,母亲有时候下午四点钟都还当成是清晨天未亮,当他告诉母亲父亲过世的消息时,她嘴里只叨念着“没有、没有”。客厅的灵堂离郭丽清只有三四步的距离,但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老伴已经不在了,只是偶尔经过灵堂,看见老伴的遗像时突然说着“老伴想偷懒”等等。客厅里,吴再国再也忍不住抽泣起来,但郭丽清消瘦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反应,眼神呆滞地看着大伙。

  “我年纪也大了,没什么奢望,就希望能多活几年,把妻儿照顾好。”这是去年老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说的话,想不到如今这一切却真成了奢望。

  由于长期积劳成疾,老吴的脚已经不大灵便。今年春节刚过,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此后卧床不起——那一天正好是他77岁的生日。为了省下生活费给瘫痪的孩子和老伴,他一直拖着不愿去医院就诊。直到3月12日,吴再国看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强行把他送进了医院,4个小时后,老吴撇下了这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一大家子走了。

  吴再国失业多年,平时只能打零工,和父亲一起赚家用,40岁了仍未成家。“我现在就希望能把母亲和姐弟安顿好,然后自己才可以安心地去赚钱。”说罢,他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无助地望着父亲的遗像,重重地叹了口气。


    郭丽清照顾两个瘫痪在床的子女,看着令人心酸。(陈立新  摄)

  伸出温暖的手帮帮这个家吧!

  吴乌番走了,这个家也要垮了!社区居委会干部最先知道了这个情况,四处奔走求助。

  他们最先想到的是本报,希望能够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帮助这个家。同时,他们也通过政府部门争取尽可能多的经济扶持。吴乌番家每月领取58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昨日居委会已经把一笔安葬费送到了他儿子吴再国的手上,他们也积极向街、区的残联、慈善等机构申请补助。

  本报将吴家的现状发到网络上,已经引起了很多爱心网民的关注和回应,有人询问他们家的地址和具体情况,更有人问他们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吴再国告诉记者,他最想得到的是一份工作,才能撑起这个飘摇的家,更希望母亲和姐弟能够得到妥善安置,他更能安心地去赚钱养家。

  读者朋友们,我们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呢?只要您有心、有能力,就伸出援手,扶这个家庭一把吧!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5583333,也可以直接联系记者,联系电话为13328775727。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