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闽南新闻
农家超市开到村门口 精明商家“圈地”农村
2006-04-16 10:30:26  来源:东南早报  【字号

      逛超市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农村人已结束了“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的传统消费方式,精明的商家开始“圈地”农村——

  村里有了农家超市

  昨日一早,晋江东石镇人张明月照例骑着摩托车,到晋江市供销社“赶集”。一年前,老张夫妻俩在晋江东石镇清透村开了家农家超市。此次,老张进的只是些大米、烟酒之类的货物,这些都是村里的畅销货。

  像这样进货,老张说平均十天就得去一次配送中心。

  这并不是夫妻俩第一次触“店”,开这家超市之前,老张和妻子已在村庄里开了二十多年的杂货店。

  “那时候杂货店卖的东西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些吃的和洗涤用品,那些货物也是从镇里的批发市场买来的,东西虽然不贵,但是质量也无法保证。”老张说。

  老张的农家超市,有300多平方米的经营面积,50多个规格统一的自选货架,1500多种货物明码标价整齐地摆在货架上等候村民们选用。

  两名训练有素的收银员在出口处为顾客服务,一台收款机不时打印出顾客购买清单。超市墙上贴着“质量三包”、“优质服务承诺”等标语。看得出来,老张这家店的运作模式与城里的大超市并无二致。

  说起小店的改变,老张深有感触。去年,老张的这家杂货店被纳入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经过改造,杂货店变成了农村中真正的超市———中联集团公司清透分店。

  超市里不仅卖油盐酱醋等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日常用品,15元一斤的葡萄,300元一个的电磁炉也摆上了超市的货柜。

  “这些货品并不算便宜,但是现在村里人的消费观念也在改变,买这些东西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老张说,

  东石镇清透村有5000多人。自从超市开张以后,村民们闲时又有了一个新的去处,真正结束了“油盐酱醋找个体,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城里”的传统消费方式。村民可以在超市里随意选购想要的东西,不用讨价还价,超市开到了村民家门口,引起了村民的极大兴趣。

  精明商家“圈地”农村

  安溪县某超市连锁店是安溪第一家大规模的量贩店。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展,“对我们拓展农村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当时我们的商品供应量已经比较充足,它急需把这些充足的供应力,辐射到周边每一个有地理优势的县(市、区)及村镇,以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某农家超市的冯主任说。

  去年,该超市连锁店在安溪投资了80多家农家店,既有加盟的,也有直营的,网点遍布安溪城乡。今年,该超市仍将投入资金建设农家店,预计今年连锁超市能达到150家。

  其他一些连锁超市也不甘寂寞,纷纷在农村“圈地”开店。

  “今年,我们将引导更多的非供销企业加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来,特别是引进大中型的龙头企业,满足农村消费市场,增强农家店的市场竞争力。”泉州市贸发局许渊朝副局长说,今年泉州农家店将再增加860家左右,届时农家店总数将突破1000家。

  盘活农村消费市场

   不光是晋江,在安溪、南安、惠安等地的农村也相继建了很多连锁经营的农家超市。

  张明月开的农家超市是福建省规划建设的2000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农家超市中的典型代表。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始于2004年中央八大部委向国务院上报的“做好农村市场流通工作意见”,其最核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运用现代流通方式,以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利益,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为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据统计,泉州市的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85%,而农村的消费总额仅占我市社会零售总额的39.2%,农民支出仅占收入的70%左右。“从这组统计数据看来,我市农村市场存在着很大的消费潜力。”泉州市贸发局许渊朝副局长说。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展,对于农村零售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春天。从去年开始,泉州市贸易发展部门在晋江、南安、惠安、安溪4个试点县(市)和9家试点企业中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作为农村供销主渠道的供销社,自然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泉州建设和改造乡、村级标准的546个“农家店”中,各级供销系统就占了400多家。

  按照市供销社的“十一五”规划,将筛选358个项目,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建设44万平方米经营场所,采取集体经营、联合经营、承包经营、加盟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兴办农家超市,发展现代流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今年将力争70%的村有农家店。

  明年,泉州将加大大中型流通企业的加盟力度,组建市农村消费品物流中心,力争使我市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标准的农家店。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存在不安全、不实惠、不方便的“三不”问题。由于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的打击力度不大,农村成了城市假冒伪劣商品的最大转移地;农村采购成本高,商品价格高于城市,引入现代流通方式可以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需要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商场满足其消费需求。

  “通过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动,商贸龙头企业到农村开辟市场,一方面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统一配送、统一管理、连锁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少了,坑农害民的事件没了,农民可以放心购买自己所需物品。”泉州市贸发局许渊朝副局长说,“同时,这些商贸龙头企业的定价稳、价格低,降低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另一方面通过逐步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逐步把现代化的消费方式送到了农村。”

  纳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家店,经营范围涉及副食品、日用品、家电、生产资料等多个品种,而这些农家店里的生活资料商品50%以上由公司统一配送,生产资料商品则90%以上配送。许渊朝副局长说,村级店40平方米以上,要有600种商品,主要是日用品;乡级店在300平方米左右,1500多种商品,然后统一配送,通过配送杜绝伪劣商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

  由于是统一配送货物,在农家店里购物,商品的价格和城里的超市差不多。和村里的小杂货店相比,则让人更省心、放心。正在购物的村民说,以前去城里都要花上半天工夫,现在村里有了农家店,买东西就方便多了,而且这里的东西和城里比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农家店不仅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便利服务,改善和引导着农村的消费生活,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工业品双向流通。许渊朝副局长说,农家店的设立方便工业品下农村,农产品进城,解决农民创收难的问题。诸如安溪联谊润家和一些农村基地签订了长期包销合同,农村新鲜蔬菜、水果可以直接收购到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运到城里,经过加工、整理、分解、包装,供应到城市的各个超市;中联集团公司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把城市市场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农民。

  除了日常的零售外,农家店还“开发”了新的服务项目。“我们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品种繁多、质优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农资产品,还和其他部门合作,开辟了一些增值服务。比如,我们和电信合作,为农民提供代缴电话费,代装电话等服务。”联谊润家超市的冯主任说。(早报记者 杨慧娜 姚炳辉)

  有一说一:

  农民有句顺口溜:“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赶大集,大件商品跑县里。”农家超市的出现,既让商家获利,也让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

  据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家电的普及多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件的消费需求。如何扩大内需,消化产能,迎合广大农民的需求,以刺激农村消费,已成为企业和商家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着力于让农民得实惠,过上好日子。农村采购成本高,商品价格高于城市,引入农家超市这种现代流通方式可以降低商品的采购成本。富裕起来的农村群众越来越需要规模较大、商品齐全的超市。

  农民需要更多的实惠,有关部门就应把紧检验关,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不能让农村成为城市假冒伪劣商品的转移地。

【责任编辑:林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