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西沙海战我军曾用手榴弹冲锋枪同敌近战
2014-09-18 15:17:03    【字号

  原标题:战斗精神也是“杀手锏”

  1987年,我跟随3个侦察大队赴边境作战。记忆最深的是侦察排长袁荣祥,他参加了四五次抓捕战斗,立了好几个一等功,突出的特点就是勇敢,战士们都愿意跟他去打仗。

  我和战友们一起冲锋陷阵,一样奋不顾身。我曾问过自己,为什么大家如此舍生忘死、无所畏惧?肯定不是为了待遇,更不是为了几百元微薄的抚恤金。那时,很多战士“父母老、家里穷、对象吹”,许多基层干部“爱人无住房、孩子无人带、欠账无钱还”,可没有一个人向组织讨价还价。

  去年,失去双腿的山东籍老兵武连庆,坐着轮椅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扫墓。他有感而发地写道:“我在前线流血牺牲,就是不使你们在节日的欢乐里再添一滴苦泪,不希望在你们的美酒中,再加一滴苦涩的滋味。”一个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军人,自然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毛泽东曾问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为什么我们能取得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他说我们有个口号,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应做到不怕吃亏。如果说吃苦是军人的常备大餐,玩命是军人的职业特点,那么,吃亏则是军人的崇高境界。

  气为兵神,勇为军本。从刘伯承元帅讲的“狭路相逢勇者胜”,到美国军事专家总结的“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再到“亮剑”精神,都是人民军队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是最令对手恐惧的软实力,也是打赢未来战争不可或缺的“杀手锏”。

【责任编辑:陈颖】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