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小城大爱
叶寒辉:“生命禁区”守护艾滋病人20载
2013-07-30 11:19:02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与普通病区的人来人往不同,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一隅,位于病房大楼顶层的第八病区,更像一个“生命禁区”。这里收治的,都是处于发病期的艾滋病人。紧闭的。这里的病人,连同他们的家人,看到陌生人,总是警觉地躲闪开。

  18岁的小亮(化名)肤色苍白,瘦得皮包骨头,无力地躺在铺了一床草席的病床上。“叶主任来了。”当穿着白大褂的叶寒辉推门走进病房,小亮死灰的眼眸终于闪过一丝生机。

  叶寒辉,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副院长,第八病区科主任、主任医师,已从事传染病诊疗工作28年、艾滋病诊疗20年。他是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艾滋病研究中心专家成员,还是福建省艾滋病防治专家组成员、福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主任。

  一周前,小亮因艾滋病引发的脑炎和真菌败血症,被家人紧急送入医院。年纪轻轻得了这样的“绝症”,深深的绝望和剧烈的腹痛,让小亮几度想要自杀。叶寒辉三番五次来到小亮的病床前,轻声细语地开导他,用出院患者的事例鼓励他,为他制订周密的治疗方案,交代病区护士给他重点关怀和照料。“小伙子,好多了吧。”叶寒辉的声音还是一如往常平和。他仔细翻看了治疗记录,又拿起听诊器,为小亮检查身体。“肚子还是疼。”小亮一脸痛苦。“是腹部淋巴结肿大引起的肠梗阻,很常见的并发症,不要害怕。前几天,我让你喝点橄榄油,喝了吗?”叶寒辉关切地问道。“其他油可以吗?”小亮的父母问道。“普通食用油也可以。主要是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帮助排便。”叶寒辉顿了顿,一改平缓的语调,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对小亮说:“小伙子,艾滋病不是绝症,你这么年轻,一定要有信心,不能放弃。”小亮听了使劲点了点头。“能找到叶寒辉看病,就找到了希望。”很多病患家属这样表示。这不仅因为叶寒辉有精湛的医术,还因他有颗医者仁心。

  今年13岁的小丽(化名)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10年前,小丽和父母被发现都感染了艾滋病。村里人歧视他们,亲朋与他们断绝往来,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小丽的母亲发病去世后,父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也想一死了之。在他

  26日下午4点,记者来到这里,长长的走廊安静极了,两侧病房的门大多是紧闭的。这里的病人,连同他们的家人,看到陌生人,总是警觉地躲闪开。万念俱灰时,叶寒辉向医院申请经费积极开展免费救治,发动医护人员捐款,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帮扶,帮助父女俩走出了绝境。10年来,医生、护士们从未间断过对他们的病情追踪。目前,两人病情都比较稳定,小丽的父亲打工持家,小丽在学校里与普通孩子无异。

  第八病区也并非总像记者所见的这般安静。一些艾滋病人是吸毒人员,毒瘾发作或疼痛剧烈时,病房里常常险象环生。“他们提出各种无理要求,达不到目的,有拿刀相逼的,还有拿针筒威胁的……”护士长何秀萍说,每到此时,叶寒辉总是挺身而出、站在最前面,“面对病人的挑衅,他总是耐心、平静地和他们沟通,成功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多年来,叶寒辉为弃婴买过尿布、奶粉,为“三无”人员资助过回家的路费;他的手机24小时开通,随时接受艾滋病人的咨询;即便在工作中遭受具有攻击性病人的身体伤害,他也依然无悔选择了这份职业。大家都说,这是因为叶寒辉有副天生的热心肠和好脾气。他却说:“这里的患者太特殊,他们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他们要更加宽容。”

  从1993年接诊第一位艾滋病人起,叶寒辉已累计在医院收治住院艾滋病患者2000多人次,门诊量达数万人次。许多患者在他的精心治疗和开导下,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福州日报记者 杨莹/文 叶义斌/摄)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