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2013年315
明胶风波
2013-03-13 17:19:35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回放: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通过隐秘的销售链条,把价格相对便宜而铬含量严重超标的工业明胶买去作为原料,生产加工药用胶囊。这种被检出铬超标的药用胶囊最终流入青海格拉丹东、吉林长春海外制药、修正药业等知名企业,被做成了各种胶囊药品上市销售。

  随着“明胶风波”事件的持续发酵,进入公众视野的不仅仅有由“皮革下脚料”做成的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的问题,还有涉及医药原材料采购、技术检测、生产、流通、招标、监管、地方政府等整个链条的问题。虽然公众并不完全清楚整个链条中各个具体环节背后的故事,但毕竟国家食药监局已对此作了“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及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劣药案”的定性。

  点评:

  监管流于形式,以“罚”代管也是积习已久。在企业社会责任、诚信尽失,商业道德严重缺乏的当下,再靠行业自律、企业自律对辅料进行质量监管已是痴人说梦。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来看,“无利不跑”“脚软难跑”等现象长期存在。业内悉知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更容易造成监管“真空”,从而带来责任认定模糊、相互推责等问题。

  再如,工业明胶的生产集中地河北阜城县早在2004年就被曝光,8年之后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这表明了什么?地方政府及官员对违规企业百般纵容。不难理解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但当为此不惜一切手段时,政府的职能和行为难免被“扭曲”,直接后果就是影响食品药品的监管,使企业更加肆无忌惮。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