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评选带给人们精神体验:穿越时空心灵对话
2011-02-09 20:19:03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王进喜,面对石油短缺,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为祖国找石油、献石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激励和感染一批批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进取。

  候选人之一、生前为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的丛飞,是一名用爱心感动中国的“业余歌手”。10多年,他先后资助100多名贫困失学儿童和残疾人,累计捐款超过300万元,义工服务达6000多小时,为社会公益演出400多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临终前,他还不忘奉献社会,捐出眼角膜,为6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对于年轻一代,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英雄模范人物的核心价值观,曾一度受到挑战。那些为国家兴亡、民族自强献出生命的英雄模范,也曾一度被歪曲和误解。社会的发展当然要愈加包容,“超女”可以成为一些青少年的偶像,文体明星也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占据地位。然而,在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今天,人们更需要精神家园的充实与丰盈。只有将个人价值融入时代与社会,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与民族,走出狭隘的小我,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刘国新认为,“双百”人物评选对社会的意义是多重的:榜样的价值,借助英雄模范人物将社会文化理念人格化;凝聚人心的价值,把爱国之志转化为报国的具体行动;社会建设的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载体。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曾这样说。而“双百”评选中的人物,都是心里装得下“天空”的伟大人物。

  1905年,16岁的李大钊考入唐山一中,立下了为中华而奋斗的“青春宣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100多年后,他的“青春宣言”期待着年轻一代的响亮应答。

【责任编辑:林芳】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