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消除心理“余震”不可忽视
2008-06-15 11:11:5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胡 东 禹华安

  地震让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震撼。

  除却亲人惨别的巨痛、蓦然境迁的惊愕、推己及人的黯然以外,更有那几乎与地震同生的春风化雨般的关怀、血浓与水的亲情和生死与共的团结,让我们发自灵魂深处而震颤!极目所见,
人无论老幼,地无分南北,热流涌动,爱心如潮。特别是党和政府,为民、亲民、爱民的宗旨已深植于群众心中!尤其是人民军队,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奋勇拼搏,鱼水深情又一次得到了充分验证!最可贵的是广大灾区群众,吃大苦、耐大劳、忍大悲、展大爱,“每一颗心都在阳光中熠熠生辉”!我们在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这种团结、进取、仁爱的精神境界,举世惊叹、令人折服。

  然而,在充分宣传和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相较于地理余震的渐渐消散,群众心理上的“余震”,却更加强作而深发、剧烈而细腻、多元而复杂,创伤沉积非常普遍,难以平复,甚至,30%以上的群众心理创伤会持续几十年之久,而且可能随着救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的不断稳定、条件的不断好转而回忆更频繁、反应更强烈、印象更深刻,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应对准备。

  因失去亲人的强烈痛苦而难以自拔,这是一种“余震”。在灾区,因至亲离去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极为普遍:对于一些群众来说,由于赖以维持全部情感的家庭瞬间残缺或瓦解,其维护自身生存的目的性便遭到了根本性动摇,因此,有的会精神颓废,有的会心理麻木,有的会陷入深深的思念而无法自拔,有的会因无由的自责而后悔不已,特别是对一些少年儿童,痛苦的记忆会终身伴随,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对此,应坚持长期调适。

  因历经巨大的生死考验而深陷恐惧,这是一种“余震”。前一分钟还是和谐家园,眨眼间即被夷为平地,前一秒还朝夕相处的家人朋友,后一瞬即阴阳永隔,这些强烈震撼往往会使劫后余生的人们对未来产生深深的不确定感:在一些人心里,不知道何时地震会再起,不知道何时死亡会降临,不知道何时亲人会再离去,由恐惧而忧虑,由忧虑而怀疑,有的人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心理防御,谁也不相信,谁也不依靠,什么也听不进去,思想上的偏执和心理上的自闭便相应而生,且无法从根本上加以修复。对此,应加强研究解决。

  因生命本身的极其脆弱而引发价值疑问,这是一种“余震”。地震中群众感受最为直面的,是生命本身的极其脆弱和自然伟力的高深难测,地动山摇、家园破碎的印象会在每一个人心中扎根!由此引发,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强烈的价值疑问,消极厌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容易滋生蔓延。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邪教组织可能会打着心理关怀的幌子趁虚而入,利用群众对心理关怀的需求,挑动其对生活的不满、向其渗透种种经过精心伪装的歪理邪说。对此,应给予高度警惕。

  因日益凸显的生活压力而心生私欲,这是一种“余震”。如果说,受灾群众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坚强、团结、拼搏是天性流露的话,那么同样,环境逐渐好转后相对滋生的罔顾道义、追求小利、私欲丛生等行为,也是正规秩序建立前的一种自然趋势。重建家园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而受灾群众对生活需求的期望值却快速上涨,这种情况下,从日常生活物资分发的多少,到个人住房的再分配、工作上的再就业,存款储蓄的再补充,都可能成为矛盾激化的焦点,贪污、偷窃、盗取、诈骗、失信等行为,会在群众中有一定的抬头,还有的受灾群众急于脱贫致富,容易不择手段,或落入趁火打劫者以合资、招工等为名设下的种种陷阱。对此,应早做预防。

  对于灾区群众的这些心理疾病及长期潜伏的心理诱因,我们既不能忽视、嘲讽、压制,也不能搞简单化的上纲上线,把思想包袱、短期困惑、心理问题等都统统归纳为心理疾病。必须清醒地看到,对“心理余震”的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立科学求实的态度,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于在第一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消除受灾群众的心理隐患。其最根本、最核心的着力点就是,要结合党和政府各项制度、政策所形成的巨大推动效应,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运用好全社会正不断壮大的真情、无私、慷慨等大爱的资源,整合好专业化的心理医疗队伍,形成强大的思想和舆论氛围,让灾区群众高昂拼搏的精神,感受家庭的温暖,找到幸福的期盼,树立生活的信心,最终形成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念支撑和重建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檀玲】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