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看“6·18”人才对接
2008-05-30 10:09:20  来源:6·18博览  【字号

  作者:卞吉普
 
  省信息产业厅去年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2008年度IT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涉及软件、电子、计算机硬件、网络与通信设备、光电等行业大小规模不等的上百家企业。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剧增。2004年至2006年,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5.17万增至12.96万,2007年的需求将近20万,年平均增加约58.3%。而到2008年需求持续增加,将超过30万人。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数量”要求的同时, 也面临“质量”问题。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专业门类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就总体而言,我省信息产业主要需要四个类型的人才:一是具有国际视野、素质全面的各类领军人才;二是对某一领域具有系统了解掌握前沿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三是熟悉某一行业应用领域专业知识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四是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技能型人才。而现实是我省信息产业人才结构仍然面临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象。

  从近几年的数据分析看,软件业需求增长幅度最大,每年的增长率接近20%。就我省大多数软件企业而言,一般需要三个类型的人才:第一类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第二类是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即软件工程师;第三类是熟练的程序员即软件蓝领。而我省目前的现状是入门级人才供大于求,而具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缺口不断增大。在2008年,大多数软件企业的需求,仍然集中于具备一定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

  在软件人才中,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软件业的迅猛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几乎所有的IT企业在软件产品发布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软件测试,而现阶段国内对于专业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还不完善,每年培养的人才不过万人,供给数量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人才稀缺的现状在一定时间内仍将持续。此外,动漫游戏、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仍面临长期以来的人才短缺问题。2008年,需求量预计将超过5000人。

  针对2008年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状况,省信息产业厅人士认为,在今后的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引进过程中,要坚持面向产业和企业实际需求,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真正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这包括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规模及专业结构,增设当前紧缺专业和今后需求量大的专业,形成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与信息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产学关系,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扶持一些有实力的短训机构,对找不到工作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等;做好高端人才的培训工作,或组织企业骨干到境外进行短期培训,或邀请境外的专家讲学,或支持在有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增设博士后流动站或工作站等;通过“6•18” 等平台推介我省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吸引回国留学生及其他省份人才前来我省;充分发挥人才中介作用,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招聘会,促进院校与企业的对接。

  我省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表明,当我们在对接科技成果,不断引进项目、技术以及资本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人才这一要素。因为产业规模的壮大、产业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人才来支撑。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我省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表明,“6•18”平台在推动人才对接方面还有广阔的拓展空间。比如,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分门别类的产业高级人才招聘会;支持发展“猎头”公司这样的人才中介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在人才针对性培养、人才柔性引进等方面的“高位对接”;建立各种专业人才数据库,等等。

  人才是竞争之本,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6•18”是集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的平台,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对接水平,是“6•18”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蓝晓梅】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