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梯登高的有效实践
2008-05-29 16:55:35  来源:6•18网站  【字号

  三明市持续利用“6•18”平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崛起的启示

  斗转星移,岁月无痕。一项解决福建发展短板和极具创意的“6•18”平台,跨越时空,即将迎来五周年的来临。四年多来,它扎根八闽沃野,茁壮成长,不断开花结果。它牵手“结缘”项目,或含苞待放,或争奇斗艳,或硕果累累,加快了我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托起我省产业要素集聚、增长方式转变的希望。在为“海西”的又好又快发展留下一批沉甸甸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历史思考与创新的启示。

  在老工业基地三明,“6•18”为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带来良好的机遇。四年多来,三明市持续利用“6•18”平台,演绎着“腾笼、换业、转型升级、集聚生产要素”的精彩华章。四届“6•18”全市签定合同项目1029个,投资额近18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额78.5亿元,有529个合同项目竣工投产或部分竣工投产,成为全省“6•18”对接项目的密集区。在全市生产性重点建设项目中,“6•18”对接的项目比重从2004年的三分之一、2005年的五分之二,增加到2006年的二分之一。在全市冶金压延、机械、林产、生物医药的“3+1”主导产业中,2006年“6•18”对接项目比重已占43.1%。“6•18”项目在推动产业升级、推动要素集聚、提升产业实力上,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尤其是在促进生物医药这个新兴产业的孕育与崛起中更是功不可没。三明市通过“6•18”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全市企业与全国1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一大批生物医药项目转化合同。全市2006年生物医药工业实现总产值5.1亿元,同比增长112%,出现了“项目持续开发、产值持续增长、产业持续延伸、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劲态势,实现了建设“‘海西’天然植物药业基地”的良好开局,发展前景可期可待。

  贵在运作,重在运作。“6•18”是一项整体性、协调性、操作性极强的事业。越是如此,越需要创新精神、务实的作风。省委卢展工书记指出:“领导干部都应该重视运作,研究运作,善于运作,倡导的是实干实做”。黄小晶省长强调“6•18”要注重持续,并说“坚持数年,必有好结果”。2005年以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海西天然植物药业基地的目标,作出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确定以生物医药原料开发为切入点,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靠“6•18”推进创新,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工作思路。在邀请复旦大学专家谋划、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条政策),在决策层次上进行了产业布局的战略新定位。为了实施这个战略,三明市专门成立了市县生物医药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政策措施,用政策激励和强化政府规划指导,为战略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在运作层次上,三明市组织协调了运行管理机构,制定了保证规划实施的行动计划和阶段性措施,着手建立原料基地,建设专业园区,构建研发、推介对接、人才“柔性”引进“三大平台”,成立复旦大学——三明学院天然药物工程研究中心,聘请全国18名专家成立三明市生物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4家博士后工作站,与全国一批强势生物医药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市校(院)合作协议。同时建立常年对接机制,强化“6•18”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履责职能,重视过程运作,加强项目的跟进、跟踪服务与监督管理。一年多来,连续在北京、上海、三明、广州组织几场有一定规模、成效明显的项目对接洽谈活动。这样,三明市就在实践中比较完善地构建了从战略——规划——政策——组织实施——行动计划等决策和运行管理工作系统,在建立、完善“6•18”的目标机制、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创新实践探索。

  李瑞环同志说得好,许多问题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自实践。要在实践中创造新鲜经验,要养成总结经验的习惯,用经验推动工作。“6•18”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与答案。要重运作,重提升,与时俱进,改革谋变。这就需要不断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三明市持续利用“6•18”平台,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新崛起的有效实践,留给人们的思考与启示,更是见证了这一说法。

  企盼三明生物医药产业的崛起实践,在“6•18”创新平台、借梯登高中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

【责任编辑:蓝晓梅】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