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奥运频道
离奥运会最远和最近的人
2008-08-09 03:29:17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记者李丽   高鹏
        
  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标志着每个中国人迎来了触摸百年梦想的机会。但有一群人,开幕式对他们来说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
        
  当晚7时40分,离开幕式拉开大幕还有20分钟,绝大部分观众已经在“鸟巢”看台上坐定,等待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给自己留下的终生难忘的回忆;而北京大学大三学生乔聪睿正在“鸟巢”看台背后的新闻工作间,紧张地为每个前往新闻服务台的记者解答问题。尽管与开幕式现场只有一堵墙、一条走道的距离,她注定只能与开幕式擦肩而过。
        
  乔聪睿说:“我们没有时间看开幕式,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要坚持在新闻中心里工作。”在开幕式现场,却无法看到开幕式,是不是一个非常无奈的遗憾呢?对于这个问题,小乔愣了一下,她想了想说:“可没有我们的话,国外来报道开幕式的记者们就没法工作了。”
        
  小乔是北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在“鸟巢”的新闻运行部门工作也算是专业对口。4月份“鸟巢”施工完成后,她就开始进入这个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接受培训和熟悉业务。经过三次“好运北京”测试赛的考验,经过外籍专家的媒体服务培训,小乔已经非常老练,有条不紊地应对记者提出的各种要求。
        
  她说:“这是一次挺好的实践,近距离与各国记者接触,让我对记者的工作有了直观的感受,最深的体会是他们早到晚退,非常辛苦。”
        
  可乔聪睿和她的志愿者同事们更辛苦。奥运会开赛后,每天他们都要比开赛时间早三个小时开门,晚三个小时关门。“如果关门时还有记者,我们基本上要等到最后一个记者完成工作才能离开,”乔聪睿说。
        
  她介绍说,开幕前是最忙的时候,“一会儿开幕了,记者大部分到看台上去后,我们可以去吃个晚饭;不过要轮换,因为服务台要始终有人在”。
        
  新闻工作间的志愿者不少是乔聪睿的校友,其中留着一头清爽利落短发的张思是她同专业的大一学妹。记者正想也问张思两句,上来一个满脸大胡子的记者,张思立即迎了上去。两人用英语交谈了两句就一同出去了。10分钟后再见到她,这个来自遥远新疆的女孩子说,那个记者是官方转播商的,但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她带他到电视摄像区后就赶紧回来了。
        
  除了利用这样的机会瞄一眼开幕式的场面,乔聪睿和张思几乎对开幕式的表演一无所知。彩排的时候她们都在,但“只是偶尔能从缝隙间瞄上一眼,因为有规定,志愿者不能到处乱走,影响不好”。
        
  开幕式上,参加演出的志愿者们也许是幸运的,但他们肯定无法看到开幕式的全貌。在“鸟巢”里,负责看台服务的志愿者算是幸运的,但更多的人则在场外的媒体中心、后勤保障部门服务。
        
  负责媒体运行的副经理叶广云说,她的部门有100多名志愿者,有一些是负责看台上记者席服务的,“但即使是他们,也不太可能有时间欣赏表演;他们需要检查出入记者的证件,帮助寻找座位,还要大量发放开幕式的各种资料和即时引语”。叶广云自己则一直坚守在媒体工作间里,她说:“这是我的岗位啊。”
        
  整个奥运会期间,乔聪睿、张思和叶广云们都会坚守在新闻中心的岗位,他们身在场馆中,却无法到赛场上去感受激动人心的氛围,无法在现场为奥运健儿呐喊助威。
        
  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词时,感谢了很多人为第29届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贡献,最后他说;“我还要感谢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责任编辑:汤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