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奥运频道
反复实验防止玉碎 王沂蓬与“金镶玉”的故事
2008-07-24 11:37:41  来源:齐鲁晚报  【字号

 

奥运奖牌:金镶玉 

 

  方案确定了,真正的困难却刚刚开始。2006年7月19日,北京奥组委宣布成立奖牌修改小组,由奥组委牵头,设计单位中央美院和生产制造单位组成小组。王沂蓬负责设计,上海造币厂负责生产。随后国际奥委会对奖牌设计提出一系列要求。

  10月31日,国际奥委会有关负责人称赞北京奥运奖牌设计方案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创新,彰显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但同时提出了玉易碎的问题,“如果有的运动员在领奖时不慎使奖牌坠落,能不能保证奖牌上的玉环不会碎呢?”国际奥委会的意见很坚决,那就是如果不能够解决玉易碎的问题,将不能最终批准此方案。

  “为了避免玉碎,我们想尽了办法。”王沂蓬回忆着当时的过程,“我们请教了很多专家,但这个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些专家明确表示自己做不了,而另外有些专家虽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需要很长的时间,偏偏此时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没办法,最后只能靠自己了。”从最初使用的502胶、双面胶,到后来的复合填充材料以及争取到的2毫米的“救命空间”,王沂蓬绞尽脑汁。

  “防碎”,这个过程到底多么艰难,王沂蓬没有过多地渲染,他只是说当时北京奥组委的有关领导说过这样的话:“方案已经报给国际奥委会了,有关领导也已经做了保证。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管,但是你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2006年11月29日,王沂蓬进行第一次“奖牌高空下落”实验,结果三块奖牌的玉全都碎了;12月9日,第二次实验又失败了;12月15日,第三次实验有几块奖牌“顺利过关”,这给王沂蓬等人点燃了希望;12月28日,王沂蓬又将奖牌带入了实验室,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2007年1月11日,北京奥组委通过了奖牌的设计方案。2月8日,国际奥委会最终批准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奖牌设计方案,王沂蓬等人的心血终于结出了果实。

【责任编辑:汤岩】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