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2008年全国两会
专家讨论大部制:曲折前进趋势难改
2008-03-16 10:37:3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

  今年2月23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高小平与另一位行政管理学专家薄贵利应召走进中南海,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上进行了“国外政府服务体系建设和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专题讲解,并谈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建议。昨日,这位政府智囊团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本报讯 (记者 刘黎霞 许黎娜 实习生 胡茜 肖雪龙)昨日,会聚国内外200余学术精英的“夏书章教授与中国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话题成为研讨会上热点。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昨日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

  今年是新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中国MPA之父、新时期中国政治学重建首倡者之一——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90寿辰。这次以夏书章名义而发起的研讨会,因安排在两会召开期间、大部制方案出台之后的时机而备受媒体关注,而选择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举行更耐人寻味。

  “大部制改革在地方的试点推行是大势所趋,近期国务院正在开会讨论选择哪些城市作为改革试点。”两会前为政治局常委集体学习的讲解人之一、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高小平告诉记者。

  ■牛人牛语

  “服务型政府一定是低姿态的,因为姿态低,政府才可能坦诚地和老百姓对话协商。”一个高姿态的政府采取指挥、命令的方式,尽管他为群众办了不少事情,但还是昂着头的。这个政府还算不上是一个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的身段柔软起来,但另一方面,当下中国面临着社会阶层分化与贫富悬殊的矛盾,因此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去维持基本秩序。这两者之间如何实现均衡,是一个大的课题。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张凤阳

  要注意处理好现代政府管理的普适性规律和中国特色的关系。往往有一些学者一味照搬西方的理论,另一种情况是既得利益集团经常以强调“中国特色”为由而抗拒改革,这些都不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进程。

  “小政府、大社会”的建设,在社会上呼声很高。但是“小”如何定义?政府部门规模减少,权力是不是也跟着变小?会不会导致行政效能降低?因此不能简单提倡一个“小”字。现在一些公共政策很容易被庸俗化理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詹文都

  ■精英访谈

  机构改革反复可以理解

  试点会选择经济发达省市

  记者(以下简称“记”):大部制改革终于出炉了,作为智囊团成员,你觉得改革达到之前的预期了吗?

  高小平(以下简称“高”):我感到很振奋。中央国务院机构从上世纪80年代初100余个到现在27个,大部制是大趋势。这一次中央通过今后机构改革的意见步骤:分近五年和后八年规划,这五年中还会有大的变动。今后的思路也很清楚即:三权制约,相互协调。

  记:中央提出鼓励地方试点,广东省有没有可能作为试点?

  高:广东曾作为改革开放中经济的试点,但体制改革上没有听过说要做试点。中央选择试点城市,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经济发达的省份或城市。

  机构改革先整合公共服务部门

  记:今年2月份您与薄贵利教授给中央政治局成员讲课,能否介绍下上课的一些细节?

  高:这是专家给政治局委员上的第44次课。以前讲关于行政管理的并不多,那天讲“服务型政府”这个题目是第一次。实际上,国外是没有“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的,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建设,中国国力在不断增长,经济方面是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服务,加强公共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所以你也看到了,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先行整合的就是卫生、人力资源、交通这些公共服务部门。

  机构改革反复可以理解

  记:大部制改革的深化会朝哪个方向?几年前药监局是从卫生部分出来,现在又回归,改革是否会反复?

  高:肯定要深化,而且是朝着部门精简、效能统一的方向。你说到反复,小的方面还是会有。从国外发展大部制来看,像英国经历了30年,中间也是有反复的,但总趋势不变,我们机构改革反复可以理解。

  记:大部制改革实际上触及到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否可以看做行政体制改革上的一个小的突破口?

  高:它本身就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说到是不是突破口这需要实践的检验。新一轮改革不是简单地减少部委数量,相反有的部委还加强了,比如环保部门的重组整合。关键是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责任编辑:蓝晓梅】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