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联话福州
联话万福寺
2007-09-28 18:42:37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千古祥云临万福

  九重紫气盖三门

    这是叶向高为黄檗山万福寺山门写的一副楹联。

    黄檗山在福清市渔溪镇梧瑞村西北面,因过去山上有许多黄檗树而得名,海拔900多米,景区面积23平方公里。

    黄檗山主峰绛节岭下有座万福寺,创建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是我国禅宗著名的丛林,同时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万福寺最早叫做般若堂。唐贞元五年(789年),出生莆田的正干禅师按照师傅六祖慧能大师“遇苦即止”的嘱托,在黄檗山看到许多苦性的黄檗树,就创立“般若堂”。大中年间(804~820年),希运禅师从江西参学后回到黄檗山弘扬禅法,倡“心即是佛”的学说,黄檗山渐有名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侵扰沿海,万福寺也被焚毁。隆庆初年(1567~1568年),正圆禅师路过此地,见祖庭荒芜,悲凄难禁。遂立志匡扶祖业,发愿赴京迎请藏经以作镇寺之宝。八年努力,未偿所愿。他的徒孙兴寿、兴慈在老乡宰相叶向高的帮忙下,获准进殿见驾,两人将《楞严经》倒背如流,万历皇帝非常高兴,他正在选择天下十座名山古寺以赐龙藏,因此就赐予藏经678函、紫袈裟三袭,还亲书“万福禅寺”匾额。叶向高还也为山门写了一副对联。

    唐朝贞元五年(789年)改建万福寺。宋朝时,万福寺很兴盛,到元朝渐渐就趋于衰微,明嘉靖年间在倭乱中被毁,后多次修复。

    明崇祯年间重修万福寺,寺门右侧为放生池,左侧是万寿院。寺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纵列于中轴线上,左右两侧建有东西方丈、斋堂、禅堂、伽蓝殿、视师殿、钟鼓楼等。天王殿正面供弥勒佛坐像,两旁为四大天王。大雄宝殿中供如来三尊像、两旁为泥塑雕十八罗汉。现仅存法堂、塔各一座。法堂,仿宋朝风格,为南北建筑风格相结合的重檐歇山式。塔是明朝无缝塔。寺中有隐元纪念堂,立有隐元禅师纪念碑。

    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隐元法师任万福寺住持。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应日本佛教界邀请,隐元禅师率僧众东渡日本,在日本京都建寺,也叫黄檗山万福寺,其管理制度和建筑雕塑等风格、布局都参照福清万福寺,就连斋饭也由中国引入。日本的万福寺保存完好,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他开创的日本“黄檗宗”,与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的临济、曹洞二宗三足鼎立,成为日本佛教的主流。目前,日本黄檗宗所属寺庙达500多座,信徒35万人。日本黄檗宗信徒多次组团来福清黄檗山拜塔谒祖。

    黄檗山主要旅游景点有马鞍、铁灶、吉祥、宫后、绛节等五个岭,有三山石、飞来石、钓台石、屏石、鼓石、盘陀石、界石等七石,还有大帽、小帽、狮子、佛座、报雨、紫薇、香炉、罗汉、钵盂、天柱、五云、吉祥、屏障、宝、绛节等十五峰。山间“龙井”终年不涸。“九龙潭”有叶向高所书“灵渊”摩崖石刻。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