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元洪投资区:福州新区的先行军
2014-06-10 12:11:28  来源:中国企业报  【字号

  舞起“龙头”带动产业集群

  龙头舞起来,产业强起来。去年底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抓龙头兴产业”的决策部署,省委书记尤权指出,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就企业而言,关键在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要成为全球的领军企业,人才是关键。”福建坤彩精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秉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为元洪区的纳税第一大户,坤彩精化的第一代珠光颜料市场地位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他们已实现了产品、技术交流平台等的全球化。在2013年世界涂料和颜料论坛上,获得了“最佳全球行业供应商”称号,这是中国自有颜料行业以后,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企业的实力,就是元洪投资区的实力,企业的后劲,就是元洪投资区的后劲。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元洪区管委会始终不遗余力,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产品研发,增强发展后劲,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并在政策服务扶持,品牌创建、要素保障等方面强化扶持力度。

  今年年初,元洪投资区商标品牌指导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福州市工商局构建基层品牌服务体系的首个试点,对提升服务水平和园区发展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依托品牌指导站的设立和建设,管委会领导积极引导企业自觉申报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州市知名品牌,让更多企业通过商标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软实力,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元洪投资区的商标品牌建设已涌现出坤彩、康宏、新福兴等众多优势产业的企业代表,形成了具有特色产业的品牌群体。目前,已有福建省著名商标11家,福州市知名商标4家。

  科技实力是最强劲的发展动力,也是最强大的发展后劲。2011年,在管委会的促成下,坤彩精化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负责光学效果颜料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为企业走产、学、研一体的路子开了好头。

  不止是坤彩,管委会还牵线搭桥当红娘,促成了红冠面粉、顺味食品等企业与福建师大、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结成对子,通过走产、学、研一体的道路,进行新产品研发。

  此外,管委会还积极帮助协调推进原万佳油脂进行改造升级,帮助中源新能源、万年青水泥等企业申报技改项目,积极指导11家企业申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规模以上产值达10.47亿元。

  创立机制强化工作职责

“如果没有元洪投资区就没有我们企业,是管委会给了我们‘起死回生’的机会。”福建旺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时钦一见到记者,便忍不住激动地讲述起来。

  停产两年多后的旺景粮油,在福清市委市政府和元洪投资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去年8月份重组后重新开始生产经营。

  “那段时间三天两头就有市里和园区领导到我们企业,帮我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吴时钦回忆说。

  没有生产许可证,福清市分管的副市长亲自跟企业一起跑市质监局协调,一趟又一趟,直到办成功;没有电,由区里出面与电力公司协调,按程序原本要三至五个月的时间,结果前后不到一个月电就通上了。

  短短两个月后,旺景粮油正式开始生产。正是元洪区管委会这种全程“保姆式”的服务,创造了一个企业“起死回生”的奇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加快推进园区项目建设,管委会制定了一个企业项目,一个领导挂帅,一个工作小组跟踪落实,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进行责任分工,并强化工作问责,做到权责相当。

  “这使得事情有人管,工作有人做,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推动了各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小组工作积极性更高,针对性更强,成效也更大。”元洪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是壮大园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元洪区还通过推动“围绕一批在产项目抓增资增效”、“围绕一批在建项目促投产”、“围绕一批已批项目抓开工”、“努力引进一批”的“四个一批”机制,培育和增强园区经济新增长点。

  在推进经纬新纤、宏港纺织等重点项目建设中,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协调建设、规划、消防等相关部门同意企业边建边批,并及早介入建设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经纬新纤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电力专线、输油管道、原水管道等问题,管委会领导立即召开专题协调会,组织现场踏勘,或咨询专家及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责任编辑:黄新锦】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