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十省份讴歌戍台将士
2014-04-07 07:28:04  作者:刘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佳作不断感人至深

  中共福建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督导组成员汪晨曦,在登上马尾虎头山福建戍台将士墓园致祭后,提笔作《谒亭江戍台将士墓》诗一首:“虎头山上仰忠骸,百四年前曾戍台。渡海雄心昭日月,驱倭豪气贯天垓。拓疆筑路神州颂,去国捐躯赤县哀。千古功名当以此,复兴更待后人来。”

  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理事、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永,不但诗文俱佳,还是丹青高手,现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写来的《甲午清明缅怀甲戌戍台英烈》一诗十分感人:“百四啼鹃泪满笺,沈公驱寇节尤坚。凿山碧血云崖洒,筑路荣躯家国捐。青史流芳长作范,海疆严固倍思贤。不忘前事风烟警,两岸同心奋举鞭。”

  闽侯县昙石村黄德浓是八闽有名的诗人和制联高手,现为闽侯县瀛洲诗社社长,诗作与楹联作品先后被收入《中华诗词文库福建卷》《福建诗词》《八闽获奖楹联集》。2010年,他创作的楹联曾悬挂于上海世博会公共参与馆。黄德浓给本报寄来了诗词3首、楹联2副,是一次寄来作品最多的作者。他写的《沁园春·甲午年清明百年祭》是他清明献给马尾船政的一瓣心香:“马尾渔湾,傍水依山,辟港造船。仗先贤献策,鸿猷强国,舟师成长,华夏摇篮。清室无能,弯腰屈膝,法寇猖狂战火燃。海军毁,忆英灵浴血,勋绩流传。而今重建家园,湔旧耻,兴邦斗志坚。实现中国梦,特区换貌,人心震奋,史训昭然。忧患铭心,栋梁培育,民族精神振宇寰。百年祭,看魂归祖国,后裔承前。”他创作的两副楹联,也是对140年前沈葆桢率福建水师赴台驱日、开山抚番的记录:“戍台护岛驱除敌寇,办学抚番兴建家园。”“荡除贼寇,为国捐躯铭镌青史;开采矿山,披荆斩棘开拓洪荒。”

  有故事的人

  写有故事的诗

  记者发现,赋诗题联颂扬戍台将士的作者中有不少是极有故事的人。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原副台长林智勇妙手著文无数,透过电波为台湾乡亲服务30多年,参与了对台广播的不少传奇故事。这位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军中才子,对广播、戏剧、诗词、二胡都有极深的研究,著有《随风润物集》《诗论李玉的戏剧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唤春园诗词集》等著作,现为福建省老年书画艺术协会诗词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华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解放军红叶诗社社员,作品入选二十多种大型诗词集,曾获中华诗词发展杰出贡献奖金奖,曾被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香港文艺报社联合授予“优秀诗词艺术家”荣誉称号。

  独特的经历,也使林智勇的诗词透着浓浓的剑胆琴心之韵。他创作的《七律·丹心碧血铸忠魂》记录了140年前福建水师保卫、建设台湾的史实:“岁月悠悠百肆年,兴邦尤念仰先贤。奠基船政强军力,创办学堂培俊员。跨海驱倭安宝岛,开山筑路固胞缘。丹心碧血忠魂铸,伟绩丰功盛誉妍。”他所作的挽联讲述了马尾船政与保台、建台的故事:“奠基造舰,培贤育秀,丹心兴伟业;跨海驱倭,保岛建台,碧血铸忠魂。”

  (福州晚报记者 刘琳)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蔡晨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