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福州志愿服务行动初步形成四大系列服务项目
2013-07-23 21:02:45  作者:吕路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服务内容更加多样

  从2009年9月开始,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就定期走进福利院,教孩子们画画、植树,和他们一起游戏玩耍,为福利院绘制手绘墙,把色彩注入孩子们的生活。

  目前,我市志愿服务行动已由过去单一的扶贫济困、抢险救灾向服务大型活动、服务中心工作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四大系列服务项目。

  一是援助性志愿服务项目。主要面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以关爱帮困、便民利民为重点内容,广泛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让最需要关爱的群体得到社会帮助。

  二是专业性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招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榕城各高校的300多名志愿者去年奔赴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开始为期2年的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等志愿服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晋安团区委等单位组织广大青年志愿者参与鼓岭旅游度假区建设等。

  三是公益性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参与无偿献血、植树造林、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事业。福建师大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在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连续8年监控不同时期湿地环境中生态污染状况;市园林志愿者每月都会来到晋安区第六中心小学,向同学们宣传“植绿、护绿”的园林绿化科普知识;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沙滩清洁活动,清理沙滩、礁石之间的垃圾等。

  四是专项性志愿服务项目。动员和组织志愿者为政府重要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以及参与全国性重大事项的志愿者服务。在“福州月·中华情”央视中秋晚会、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5·18”海交会、海峡两岸合唱节等大型活动中,我市累计招募志愿者10多万人,充分展示了文明使者的良好形象,受到与会者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由“团内活动”向着“社会事业”方向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委文明办将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情况纳入文明城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考核内容,不断延伸志愿服务领域。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围绕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广泛参与环境整治、秩序维护、文明教育、文化建设、优质服务等活动,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鼓楼区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市民文明督导团监督员,督导团由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组成。志愿者就像啄木鸟一样,时刻啄食着城市文明中的不和谐现象,使不文明行为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无处藏身。从今年1月成立以来,督导团共提出数百条整改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促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台江区以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的形式,拓展志愿服务的模式与空间。全区73个社区均成立了由党支部、居委会、物业公司联合组建的志愿服务站,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站全覆盖。该区还建立“公共场所学雷锋志愿服务岗”,联合卫生、工商、电力等相关职能部门,为市民提供便民利民志愿服务。

  此外,以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也不断涌现。“献血服务志愿者之家”、“环保志愿者协会”、“义工俱乐部”、“众人公益”、“同人助残”等各具特色的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为我市的文明城市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榕城,许许多多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志愿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挥洒激情与汗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文 叶义斌/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