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海带之乡官坞村成功转型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2013-10-07 22:24:11  作者:叶向荣 刘家铭 王元锴 黄立新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国庆假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天光出苗收入就有近100万元!”6日,记者来到位于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的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时,这里看不出一点的节日气息。公司董事长林哲龙告诉记者,每晚11点都有3000多片海带苗搭乘两辆货车赶赴福州长乐机场,搭乘次日一早的航班,飞往大连、秦皇岛等地的海带养殖场。

  每天出苗收入近百万元

  在海带育苗场内,工人们正用铁钩将一片片塑料板拖至指定的水池。林哲龙说:“板上都是海带幼苗,分两层,下面的板是白色的,这是刚培育的海带苗;上面的板,颜色发黄,说明这些海带苗可以转移到旁边的育苗场养殖了。”

  走进另一个育苗场,翻过一片塑料板一看,满是绿油油的海带苗。这些海带苗长1厘米左右,像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样充满生机。“这些海带苗可以出苗了,工人们要时不时涮一下,以免小海带苗纠缠在一起。这个工作量挺大的,所以现在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林哲龙拿起一片板说,“这小小的一片板,上面有5万株海带苗,售价约300元,每天我们出苗3000多片,收入近百万元。”

  如今的官坞村,是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海带育苗基地,生产出全球质量最好的海带,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60%,日本、韩国进口的50%海带来自官坞村。这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已成为连江县赫赫有名的富裕村。去年,全村六成农户养殖海带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科技让小渔村焕发活力

  在老一辈官坞人的口中,流传着“有脚不踩官坞角,有女不嫁官坞郎”的顺口溜。上世纪80年代,官坞村靠海少地,海带又窄又小,亩产很低,渔民人均年收入仅100多元,村集体也欠下了56万元的债务。

  1980年,林哲龙组织6名同村青年承包了10多亩海域养殖海带。第二年,每人赚了1200元。“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商品经济的巨大魅力。”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让林哲龙看到了海洋渔业的巨大潜力。

  1995年,在林哲龙的带领下,官坞村以村委会的名义,创办了连江县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村党总支书记林哲龙兼任村办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其他两委干部分别兼任厂长、车间主任等职务。公司下设海带育苗场、鲍鱼育苗养殖场、水产品加工厂、海水研究会等,建立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集育苗、养殖、加工、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雏形。

  林哲龙告诉记者,借助海水养殖研究会和海洋公司,官坞村的水产养殖主动与科研部门“攀亲”,先后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省农科院、山东烟台市水产科技推广中心、海南科技开发中心等十几个国家、省、市科研单位或科技部门,开展横向技术协作。“我们自主培育出来的‘连杂1号’,就是以日本海带为父本、本地海带为母本培育出的新品种,不仅又长又宽,耐高温,品质好,而且生产期从90天缩短到45天左右,可增加产量30%以上。我们培育出最大的海带有8米长、1米宽,重达13斤。经过不断的研发,我们已经开发出‘连杂3号’海带了。”

  如今,官坞村海带一年可产20多万吨,在海带育苗面积、养殖面积、加工产量上创造了3个“全国第一”。官坞村的水产养殖规模也逐年扩大,由原来的单一养殖品种海带,增加到养殖紫菜、牡蛎、鲍鱼、多宝鱼等20多种。

  海带专业生产村谋转型

  日子越过越好,一个问题也摆在了官坞人的面前。

  继续发展传统养殖业,还是深挖海洋背后的旅游资源?林哲龙陷入了沉思。“现在官坞村的海带养殖技术全球领先,但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发展海洋旅游业,不仅是官坞村的梦想,也是官坞人不守旧、不守成精神的体现。”

  官坞村位于黄岐半岛西南部,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同时,官坞村所在的黄岐与马祖仅一水之隔,是大陆地区距离马祖最近的地方。“黄岐—马祖”客运航线将于2014年10月1日前正式开通。官坞离黄岐只有10公里,官坞的旅游照样可以大有作为:以官坞村为中心,向两头延伸,北上黄岐,南下定海,形成环绕之势,可将三地旅游资源串成一线;2006年,官坞村就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乡村”,辖区内还有“状元及第”、“观音坐莲”等多处景点。林哲龙说,这么好的旅游资源不用太可惜了。

  林哲龙告诉记者,官坞村未来5年将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打造福建沿海最有代表性的渔业新城。林哲龙说:“我们计划成立农村旅游发展中心,建设海鲜产品一条街,将零散的渔民独立销售的方式,以集中规范的海鲜水产销售模式来代替,形成海鲜产品的旅游集散中心。”

  官坞村还计划建游艇码头、度假渔港,配备数条符合市场需求的游轮,开通“官坞海上一日游”项目——游客可以在海上游泳、在游轮上钓鱼,同时可以到海岛露营,在新建的度假渔港中享受海鲜美味。

  作为远近闻名的海带专业生产村,官坞村还准备进一步塑造“海带第一村”的品牌。“我们将大力开发渔业产业体验游项目,让游客走进海带生产基地,体验海带生产的各个环节。”林哲龙告诉记者,“我们还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官坞村建立全国首个海洋博物馆,展示内容不仅包括我国东南沿海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史,还包括祖先们垦海探险的历史。对于喜欢海洋文化的游客来说,这将是不能错过的景点。今年我们已经对海洋博物馆进行规划设计,明年初即可动工。”

  (福州日报记者 叶向荣 刘家铭 王元锴/文 黄立新/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