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马尾区持续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工作纪实
2013-10-24 21:38:35  作者:卓文俊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英屿村生态污水处理站(公园)

  绿色家园越来越美

  没有什么比环境问题更受百姓关注了。近年来马尾区生态建设卓有成效,让百姓们享受生态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

  “家旁边的臭水沟变成了公园,多好的事。”刚从美国回到家乡亭江镇英屿村的华侨郭振棠老先生家的旁边有一座池塘,十几年来,半个村的生活污水、粪便都往这水塘里排,臭气冲天。2011年这里建起了“污水处理站”,过去的臭水沟如今已成为清新漂亮的休闲公园。

  英屿村的这座“污水处理站”十分特别,不见机械轰鸣运转,都是利用水生植物净污。池塘内种植大量亲水植物,布置喷泉式曝气系统,利用很少的能耗就将半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得干干净净。

  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生态池塘”,它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减少了污水对农田和母亲河闽江的污染。

  不单英屿村,近年来,亭江长柄村等12个村及琅岐乐村等6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与处理、河道清理和生态修复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等,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生态工作的持续创新,让区内三镇一街全部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或国家级生态镇(街道)验收,全区62个村已创建56个市级以上(含市级)生态村,其中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22个、市级生态村33个,生态村创建率达90.32%。

  与此同时,马尾城区景观改造、园林绿化、内河整治、道路改造、小区整治等方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在展开。随着10月份东江滨公园开园,投资5.55亿元的天马山休闲公园、罗星路景观绿化改造、滨江文化广场、魁岐生态休闲公园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将逐步呈现在市民面前。投资6000万元开展的魁岐平原河道整治工程,投资8100万元开展的君竹明渠、君西支渠等内河景观改造工程,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马尾新城的全新绿色面貌。

  持续大手笔打造“生态名片”

  “环境需要共同创造、共同维护、共同享受,这是我区生态创建工作的主要理念。”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洪霖表示,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建设宜居宜业的马尾新城。

  马尾不同于其他城区,它不仅是福州市主城区之一,也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进是开发区的最大特色。

  “越是发展经济,越要改善生态。”高洪霖认为,国家级生态区的创建推动了马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马尾”成为该区的新名片,增强了招商吸引力。“比如欧盟等地区的外资企业在考察投资时,首要考察标准就是安全和环保,生态工作做得好,能大大增强地方对国内外企业的吸引力,提升马尾人气。”

  基于此,马尾区正极力优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引导绿色经济快车步入低碳、循环、可持续的道路。今年出台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重点产业和企业挖潜提升的若干规定》就提出,对获得省市级节能技改、循环经济、节能示范项目扶持资金的,区财政再给予30%配套奖励;通过清洁生产评估的企业给予奖励3万元。

  此外,该区还先后出台《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产业扶持政策》、《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政策,对工业企业通过技改扩张、技术进步、减能降耗、品牌创建等方面挖潜提升工作予以财政资金扶持,引导产业向更为环保、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倾斜。

  站在天马山上远眺,美丽的闽江围着马尾绕了一个弯儿,右手边快安经济区总部经济高楼拔地而起,左手边的君山含翠吐绿,一片生机盎然景象。持续十年的生态区建设,宜居宜业双轮驱动,正载着马尾走进生态文明的新天地。

  (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 通讯员 冯秀彬 王彦 于千 文/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