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政务
福州加强和创新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2012-06-17 23:52:48  作者:林洪相 杨莹 程仁山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着力素质大提升,在能为上下工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教育、抓培训,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创造学习、实践、锻炼机会,打磨一支具备大开放气度和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为福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队伍情况,市委以新进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培训为重点,抽调735名领导干部到市委党校培训,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同时,开展了“月读一书”活动,党员干部每月须读一本指定书籍,并撰写心得体会。市委中心组带头学习,在以“强素质、作表率”为主题的“月读一书”活动中,中心组成员先后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观点解读》等30本书籍。在前不久的第17个“世界读书日”,召开了领导干部读书座谈会,开展党员干部读书征文活动。通过读书活动,引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与思考工作、谋划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修政德、以学养心志、以学强党性,多点“书生气”。如今,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气已在福州领导干部中蔚然成风。

  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才能不断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今年,我市干部挂职锻炼“走”得更远。除继续做好省直机关与市直机关、市直机关与县(市)区、本市与对口协作县(市)区之间的优秀干部双向挂职锻炼外,今后3年,我市还将连续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挂职锻炼。首批33名干部已于3月赴广州、杭州、南京等地接受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

  在挂职中,他们认真学习挂职单位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并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形成文字。《看杭州“双百工程” 思城乡人才统筹》《感受南京的创新精神》《深圳有张“网”可否搬福州》……这些挂职交流碰撞出的思想火花,通过《福州日报》的“挂职笔记”栏目,与全市领导干部分享,并抛砖引玉,激发更多共鸣。

  今年,福州还选派20名市直单位干部到省里挂职锻炼,选派35名优秀年轻干部赴平潭挂职,10名科级干部到市信访局挂职锻炼,促进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真正成为开放型干部。

  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加强榕台交流合作,根据市委的安排,6月起我市分期分批组织100名领导干部赴台湾进行专题培训,重点学习台湾在现代农业、城镇建设、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6月11日,由我市24名县(市)农业局局长和以发展农业为主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组成的现代农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启程赴台湾,接受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这是我市首次选送基层干部赴台湾开展专题培训。

  事以才立,业以才兴。在鼓励领导干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我市在选拔干部中大胆“引进来”——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33名处级领导干部。同时,各县(市)区联合公开选拔52名科级领导干部。目前,我市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职位已确定考察对象并进入公示阶段,公选科级领导干部职位也完成面试工作。

  公开、公平、公正的公选工作,吸引各地具备“敢为、能为、有为”精神的优秀领导人才汇聚福州。一流的人才,必将带来一流的发展。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为福州开放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着力作风大转变,在有为上见实效

  没有扎实过硬的作风,难以担当重任。市委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以改进工作作风为切入点,突出弘扬“马上就办”传统优良作风,叫响“马上就办”,做到“马上就办”,着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着力增进干群关系,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如今,“马上就办”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今年2月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开展以“大调研、大下访、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开展“三服务”活动,密切联系群众。34位市级领导带头挂钩联系12个县(市)区,市直部门(单位)和县、乡领导干部每人均建立了1至2个基层联系点,集中开展“三服务”活动。市委组织部启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深入到“一线”去,联系一名困难群众、一名基层党员和一名人才,挂钩一个基层党组织,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目前,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共下基层3.4万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4万多条,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4959个、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难题3237个、矛盾纠纷1267个。

  围绕打造最优的投资发展软环境,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服务型领导干部。去年底,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运行模式,共有45个审批部门和单位、591个审批和服务事项入驻该中心,90%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执行了集中办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极大地缩短了办事时间和办事环节。至5月25日,市行政服务中心已启用半年,共受理申请17.36万件,当场办结12.29万件,当场办结率达74.96%。

  继去年底集中开展服务“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企业”行动后,今年我市又集中开展了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3月底,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分成12个组深入企业,开展服务活动52批次,服务企业112家,现场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问题156个。各级领导干部走在服务企业最前沿,生产经营最基层,用心服务助力发展,积极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截至目前,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9500多人次深入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企业15329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问题2369个,并为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全市183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共为13617家中小微企业提供262亿元融资担保,形成了关注、关心、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浓厚氛围。

  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优势,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中开展了走访省直、中直驻榕单位、驻榕部队、高等院校活动,建立了与省直等部门的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省直支持省会、省会服务省直的良好局面。

  与此同时,市委坚持把强化监督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突出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经常性管理机制,努力从思想上、制度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市委在制订2012年效能建设的考评办法时,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纳入考评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党委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工程,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四项监督制度等政策法规,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不断提升我市组织工作满意度和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组织部结合“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广泛开展与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活动,目前已经与全市处级领导干部普遍进行了谈心谈话,进一步了解掌握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动态。市效能办牵头组织25个检查组对62个市直部门机关作风开展明察暗访,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对“庸懒散”现象进行严肃问责,共效能告诫88人次,发出整改通知书54份,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大转变。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洪相 杨莹 程仁山)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