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每日评论
祭坛抑或圣坛:中国慈善,路在哪里
2011-10-04 14:04:36  来源:新华报业网  【字号

  圣坛,是最终的归宿么?

  王振耀院长说要把中国的慈善做成圣坛,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能够理解也表示认同,但“圣坛”一词的使用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我们需要追问,“圣坛”,是否为中国慈善的最终归宿?

  无论是圣坛、还是称作神坛,其实就是祭祀天地神灵的地方。正如英文中“altar”可被译作“圣坛”、“祭坛”所表明的那样,圣坛和祭坛实际上是一回事。或许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圣坛强调的是其神圣、纯洁的特点,而祭坛强调的是祭祀、牺牲的过程。

  也许,把慈善做成祭坛还是圣坛的区别在于,祭坛中行善之人是被当做祭祀用的祭品,而圣坛中行善之人是被当作膜拜用的神像。

  那么,将慈善作为圣坛终将面临与作为祭坛一样的局面:其一,岂是什么人都可以上圣坛?想上圣坛我们就得先质疑一下你的动机。其二,岂能容许圣坛上供我们膜拜的神像有半点瑕疵?想成为神像,你得完美无瑕;成了神像,你的品行、成长经历、行善过程都会被无限放大,不容半点不净。其三,岂会让圣坛上的神像再下来?崇拜会将偶像永远牢牢地钉在圣坛上。

  中国现在的慈善事业恰恰是被做成了圣坛:我们不能允许曹德旺、陈光标的高调;我们无法包容卢星宇、卢俊卿的不完美;我们强烈要求包括丛飞在内的慈善偶像行善至终、不能下来。盛名之下,不堪重压。做成圣坛的中国慈善形成了这种抑制慈善的模式:捐多了,说你作秀;捐少了,说你铁公鸡;承诺的捐款到位推迟,说你是“诈捐”。最后似乎不捐才永远占据着道德制高点。

  如鲁迅所说,“道德吃人”。道德的洁癖下往往是虚伪和暴力,是不道德。如果把慈善做成圣坛,就必然要求严苛的道德标准,容不得半点人性;如果做慈善的人成为圣坛上的神像,就只能是不食人间烟火,最终必将面临牺牲。祭坛,抑或圣坛,最终将会殊途同归。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