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活着,为了奉献
2014-04-18 21:00:20  作者:林洪相 龚莹 池远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在他带领下老年学校办得红红火火

  林宜宝的事迹在罗源县城传开后,许多人为之动容。

  “他连遗体都舍得捐赠,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理由不奉献?”在林宜宝的感召下,一批退而不休的老年人组成了校委会、班干部和教师队伍,不计报酬,以满腔热情服务老年教育事业。

  学校创办以来,没有请过一个专职干部和勤杂人员,大小事全由校委会成员义务包干;校内至今也舍不得安装一部电话,联系工作全靠个人的手机。校委会成员不仅从未领过任何补助,大家还自发给学校捐钱。“到了期末,学校给我发了授课补贴,我都是自己再加几十元,凑个整数又捐回给学校。”兼任器乐教师的副校长张锦良说。

  “2007年以前,老师上一堂课的补贴只有10元,2008年至2010年是20元,2011年才增到30元,尽管钱很少,但30名任课教师从来没有缺一节课,很多老师都是自掏腰包买车票、吃快餐。”说起这些,林宜宝感动不已。

  省、市一些领导来学校看过后,也深受感动,鼓励林宜宝要带领大家把学校办得更好。县、镇也开始重视起来。县里除了设立老年教育基金,去年开始每年下拨5万元办学经费;镇政府从2009年开始恢复经费支持,每年从1万元逐渐增加到5万元,再加上学员们交的少量学费,学校基本可以维持正常运转。作为学校实际上的“当家人”,林宜宝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东奔西走“讨钱”了。

  “上级的支持很重要,但前提是自己先要把事情做好。”林宜宝坚信,凡事不能等靠要,力所能及之后,才有理由争取支持。

  凤山镇老年学校办得越来越红火,报名入学的老年人也逐年增加。很多学员来了之后,吹拉弹唱、琴棋书画、跳舞健身,忙碌而充实,焕发了新生,带来了朝气。麻将不打了,家庭关系也更和谐了,他们都后悔没有早点来。学校创办之初,只有1个保健班,54名学员,发展到现在,已经开设了时政、保健、文体、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和综合8个大类22个班级,学员647人。一个乡镇老年学校,能有这样的办学层次和规模,全省少见。

  “今年是学校创办15周年,大家想办个校庆汇报演出,让更多老年人了解老年学校,愿意到老年学校来学习。”在林宜宝看来,办老年学校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他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支持基层老年学校的发展。

  采访手记:一条没有终点的路

  亚里士多德说: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活在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贪享受,有人图安逸,也有人不为名、不为利,乐于奉献、多做好事、多行仁义。

  林宜宝属于后者。

  年逾八旬,身体硬朗,子女孝顺,林宜宝完全可以和其他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抱抱孙子、看看电视、晒晒太阳,或是和老年学校的其他学员一样,吟诗作赋,唱歌跳舞,安享晚年。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这条路注定不平坦,注定要奔波,注定要付出,这条路没有终点,但它有名字,它的名字叫奉献。

  林宜宝走上的,就是这么一条没有终点的奉献之路。

  退休前勤勤恳恳、带病工作,退休后发挥余热、东奔西走,为了支持国家医学研究,甘愿死后捐出遗体,林宜宝给这个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这样的正能量,会影响他人,会扩散开去,正如他周围的人所说:“我们这些人,有什么理由不奉献?”

  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林宜宝。

  (福州日报记者 林洪相 龚莹/文 池远/摄 通讯员 林克城 刘其焱 谢闽星)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