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好不容易抓住他从山里出来的空隙采访了他。古铜色的皮肤,粗糙的大手,朴素的衣着,张光华很有老农的韵味。
张光华告诉记者,他的农技知识大部分靠自学。1973年,他高中毕业时遇上知青下乡的热潮,19岁的他回到了家乡鼓山镇鼓一村。当时村里有一个农业科研组,由于有一定文化基础,他进入科研组,从此便和农业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靠着勤奋自学,两年后,他成了日溪乡农技站的农技员。从此,在农技岗位上他一干就是33年。
“农业科研工作量大,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每项研究都要很长的时间跨度。”张光华2006年完成的《福桔提纯复壮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前后一共用了10年。为了多出成果,他经常四五个项目同时研究,自带被子在山里过夜成了家常便饭。从1997年到2007年,他有8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种科技进步和农业推广奖项。
在研究农业科技的同时,张光华最爱做的是向农民推广农业科普知识。他每年都要免费为果农举办技术培训班。对生活困难的农民,无偿赠送优良苗木。还长期地对下岗职工集资筹办的双联农场、由残疾人创办的同乐园农场、日溪少数民族聚居乡扶贫项目(脐橙-52生产基地)等进行优良品种供应和技术指导。
现在,仅日溪畲族乡,在张光华的帮助下,“脐橙-52”、“长营”、“檀香”橄榄等名优水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500多亩,亩产值达8000多元,亩增收3000多元。
“科普工作采取集中培训授课,结合巡迴指导,培养农民技术骨干,以点带面互相沟通交流学习。”在张光华为自己制定的一份年度规划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安排。“农村其实更需要科技,农村科普工作的任务还很重。”张光华说。
张光华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农业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农业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人才如果回到农村,不管是做农业科研还是办农业企业,都比在城市发展的前景要大得多。农业毕竟是艰苦的行业,在农村的科技人员要经常下基层,到田头、到农户家里才能了解农村的科技需求,才会有研究和努力的方向,需要实干型的,不怕吃苦的科技人才,才能适应农业研究时间跨度长,单调寂寞的特点。
(福州日报记者 祝健 文/摄)
- 曝林书豪女友乃90后模特 最新性感写真曝光(图)
- 一张图晒晒福州今年发展成绩单 大家都来打打分
- 福州明年要办好六件大事:读懂全市经济工作会议
- 体坛金花今何在:郭晶晶嫁豪门 王楠丈夫买街相赠
- “最美马拉松女孩”走红 称要跑100个马拉松(图)
- 2014年世界最奇葩20张照片 8张来自中国(组图)
- 5岁超萌汉服萝莉走红 网友:最后一次叫韩寒岳父
- 盘点:1982年以来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都去哪了
- 劳斯莱斯婚车队被曝是纯山寨 只卖25万还能讲价
- 2014年网上最红宠物明星:小狗Boo夺魁(组图)
- 万万想不到家里辐射之王竟是它!电脑手机都不是
- 陈坤儿子生母竟是何琳 盘点各大明星的子女(图)
- 月薪过万的保姆透露卫生间收纳方法,简直绝了!
- 白开水是最好饮料!12个最能帮你击败癌症的绝招
- 谢霆锋张柏芝黄磊邓紫棋 2014年度十大综艺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