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闻人物
杨文:和缝纫机一起退休
2007-12-17 23:02:15  作者:华敏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老板,帮我做条裤子,要按这个款式设计。”
   
  “好的,手工费30元,两天后来取。”
   
  今年47岁的杨文做裁缝已30多年,街坊们都叫他老杨。从原先的东街口搬到现在的芍园里高峰南巷一间小屋里,老杨并未感觉凄凉。
   
  “平淡着过活,没什么不好,每天有它伴着,心里就踏实。”老杨摩挲着他破旧的缝纫机,“它陪我都27年了。”
   
  老杨的店面很偏僻,在芍园里很深的巷子尽头,没有名字,才8平方米左右。老杨吃住就在这里,缝纫机摆在窗口,占据了屋内的大部分空间。
   
  17岁那年,老杨从闽侯来到福州,开始学习缝纫。3年以后,他倾其所有,花158元买下了这台缝纫机。结婚后,他靠这台缝纫机,硬是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
   
  “一晃都27年了,要是没它,这日子还不知道这么过呢!”老杨爱惜地擦拭起轮轴。
   
  如今,老杨的儿女都成了家,但他却没有住到孩子家去。“一个人生活蛮好的,天天不闲着,活得也充实。真要我离开这缝纫机,还真做不到,除非我看不见了。”老杨调侃着说。
   
  因为穿线很费眼力,走个针没有点准头是不行的,所以老杨平时都戴着眼镜。
   
  说起手艺,老杨很自信。“这一带针线活,属我最拿手。店面虽然偏僻,顾客倒也不少。我们这行当,就是靠手艺吃饭,这一传十,十传百,才做得下去。”老杨笑着说,“街坊们有时会让缝补个东西,高兴就给几个小钱,不给我就当给人搭把手。”
   
  如今来老杨这里做衣服的,大多是有特殊要求的,比如偏胖点的或是偏瘦点的。
   
  “每件大概需要两天时间,才赚二三十元钱。”老杨说,“虽然看上去有些老态,可我毕竟才47岁。我得干到看不见为止,和我的缝纫机一起退休。”

  (福州晚报记者 华敏)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