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新华社记者看福州
福建驻村干部“变形记” 发挥领头作用奉献乡村
2014-04-11 17:30:45  作者:许雪毅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另一方面,潘建忠觉得自己脾气也变了。刚开始到华安县新圩镇绵治村,村部征地拆迁、垃圾池填埋,他和村民急:好容易有了资金,想给大家办点好事,怎么你们还不支持?村两委开会,他和干部急:手头同时几个项目在忙,怎么你们还松松散散?

  村支书邹如章偷偷跑去镇里“告状”:怎么这个书记脾气这么急躁,讲话这么冲?后来看到村庄变化,他说,“没有潘建忠这么拼命,绵治村不可能变化这么大!”

  而潘建忠感觉自己三年驻村“性格好了很多”。“放下身段,心态要好,这样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生于1974年的黄勇长是漳州市教育局派驻华安县新圩镇天宫村的,他把37岁到40岁的驻村三年称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平时坐办公室的他,驻村后白天晴天跑项目,雨天和晚上入农户。以前写材料的他,驻村后变得能说会道。新村建设遇阻时,他劝“顽固”村民,“老房子旱厕又臭又滑,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春节回家没两天就说住不惯要走。新房子建好后儿女们回来住的天数就是幸福指数!”一席话把村民逗乐了。

  黄勇长驻村期间筹措帮扶资金总量上千万。当个“腿勤、耳朵灵”的“包打听”是他的秘诀之一。“那天我去一个部门找朋友聊天,知道文体局帮助一个村建设农民健身场所的事情,我马上联想到我们村是不是也可以争取一下。一泡茶喝完,我赶紧活动去。”

  财富记

  漳浦县石榴镇山城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记者采访看到村里屋舍俨然,河道清亮,花草喜人。村民们用闽南话热情地招呼驻村第一书记谢良毓到屋里喝茶。

  “以前大水一来村子就遭殃,现在河道拓宽又进行了绿化。以前全村1100多人有800多人在外面打工,现在村里发展好了,很多人回来了。”71岁的老支书吴山日认为,“80后”小伙子谢良毓给村里留下了一大笔“财富”,为红色旅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果没有驻村机制,这个村可能就荒掉了,人都走光了。”谢良毓说自己也是农村出来的,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如厕难、生活难,喝自来水要到邻村去排队,特别理解山城村民想要发展的愿望。

  “三年时间想做的事情非常多,造血不是一届两届班子可以完成的,我要把群众最急需的事情用最快的时间落实好。”来自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谢良毓说,机关里每个人都是链条的一环,而在村里当第一书记,整条链条都必须舞动起来,感觉自己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了。

  驻村干部留下的不仅有新村建设、人居环境、农业发展等可见财富,还有干部作风、村级组织建设等无形资产。

  记者到平和县国强乡三五村,虽然第一书记林延溶已结束驻村工作回到福建省委农办,但他的办事风格影响了村里。国强乡宣委林明达说,“以前开会村两委很少带笔记本。农村就这样,说说可能过后就忘了。林书记驻村后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做记录,每次会议他亲自打字做会议纪要,村两委每人签字,每件事落实到人,限期完成,这制度已经固定下来。”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漳州市委组织部长林文耀说,我们的驻村机制就是要积极发挥领头人作用,充分调动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性,让村庄“大变脸”,让干部“大变形”,留下许多带不走的财富。

  (新华社记者 许雪毅 逯寒青)

【责任编辑:黄新锦】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