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社会
福师大副教授评烂片:为了心灵充盈,应拒绝烂片
2014-09-05 09:22:25  作者:林鹏浩  来源:东南快报  【字号

  编者按

  随着开学大幕拉起,轰轰烈烈的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从今年5月到8月底,有近40部中外新片在我国内地超过20000块银幕上,轮番上映超长的123天,平均每三天就上映一部新片,这让2014年拥有了内地最强暑期档。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电影学)博士郑宜庸在福建省图书馆向听众们分享了讲座《被放大的烂片时代》,借此机会,东南快报记者结合暑期档中的相关热门话题,整合业内人士的评价,并专访了郑宜庸。

  “粉丝电影”的存在是必然的,如何不过分地消费粉丝,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问:要提暑期档,不得不提《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这两部影片是否符合您对“烂片”的定义?郭敬明和韩寒无疑是“粉丝经济”的两位典型代表,“粉丝电影”是“粉丝经济”的一大分支。从您的角度来看,“粉丝电影”能否拉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答:所谓“烂片”是相对“好片”而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也会随着人生阅历、观影经验的丰富而有所变化。“烂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小时代3》画面也挺讲究,《后会无期》不少台词能击中人心。这两部影片在叙事上的缺陷都很明显,但情况又有所不同,我更不能认可《小时代》系列影片的价值观、人生观。但总体上,“烂片”的最鲜明标志,是剧情过于单薄或故事逻辑混乱,经不起推敲。

  毫无疑问,郭敬明与韩寒各自拥有大量的粉丝,从小说写作者到电影导演,原有的人气积累,是其他首执导筒的新手导演望尘莫及的。这是特例,复制的可能性小。

  利用演员或导演的号召力来提升票房,培养观众,这是正常的。但创作首先是私人化,若是为特定的观众群量身打造影片,却是本末倒置的,观众没有必要被刻意讨好。“粉丝电影”的存在是必然的,电影市场也应当得以细分,但如何做到不过分地消费粉丝,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责任编辑:黄新锦】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