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社会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访上下杭寻邻里间温存和感动
2013-11-03 21:33:26  作者:黄新锦 邱陵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

  建火警瞭望台众人齐心救火

  据老人们回忆,解放前包括上下杭在内的台江片区木屋毗连,火灾一发生,蔓延迅速,加上利用敲锣预警声音小,短时间内难聚齐救火人手,弊端不少。终于,大庙山火警瞭望台在1924年10月建成,救火中它发挥了巨大作用。可惜的是解放后不久瞭望台就被弃用,现在,这座荒废已久的瞭望台已被木门封闭,门上还贴着告示——“不准开门”。

  每当谈起火警瞭望台,年纪大的老人记忆中又会涌出当年发生火灾时,报警炮声隆隆的回忆。根据老人们的讲述,瞭望台建成后,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再也不用大桥锣鼓来警示。火警瞭望台看得高,望得远,声音响的优势充分发挥,救火会选出人员3班倒,每日保持警戒和瞭望。接到警报,救火队员和警员就会拉上工具赶往火灾现场,居民们这时也行动起来,利用房前砌的消防水池中的水帮忙救火。

  老人们说,接到警报后,各区救火会员负责鸣锣的援丁就会四处鸣锣,召集队员去救火。维持员、临警员、援丁都要立即搁下工作,赶到救火会,拉着腕力水龙或驾驶消防车,奔赴火灾现场,着火区的居民也会拎着水桶赶去帮忙。在这些老者的记忆里,解放前的火警瞭望台就是保一方平安的救火神器。

  不识字老人自费订报供人免费阅读

  上杭路浦城会馆旁有这样的一个放置报纸的点,乍一看像是卖报的,其实这是一个免费读报点。据了解,设立读报点的老人姓张名国藩,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他利用为数不多的退休金,自费订了三份报纸供邻居和过往的路人免费阅读。张爷爷虽然不识字,却坚持为众人提供免费的精神食粮。

  老人的邻居们说,早上6点多,送报员骑着电动车送来报纸,老人就将报纸摊在桌上,虽然桌子已经破旧不堪。同时,老人还会从屋中搬出椅子供读报人休息阅读。

  总有不少邻居和路人已经习惯在这里停下脚步,阅读报纸。“他只要看到大家是认真读报,就觉得自己做的很值。”老人的邻居林先生说,张爷爷以前在渔具厂工作,退休工资不高,虽然平时都舍不得花钱为自己补补身体,但订报纸这件事他做得无悔无怨。

  修自行车依婆几十年如一日

  收费公道街坊夸赞

  下杭路222号旁,一个修自行车的小摊与宽阔的马路对比,显得毫不起眼,但这样的小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摆摊的老人正是李依婆。李依婆今年已七十二岁高龄,她说,修自行车的技艺从小就开始学习,坚持修车算来已经有五十六个年头。

  说起李依婆,周边的居民几乎没有不认识老人的。这或许就是老人修车技艺和为人留给街坊邻里的好口碑吧。依婆回忆到自己曾在三保市场修过车,这一修就是几十年,后来才转租到这里的铺面,面积不大,而一租十几年的光阴又过去了。让人佩服的是,依婆的双手总是在灵活地运作,这样的体力活可能年轻人也吃不消,但一位老者,竟能操作娴熟,举重若轻。各式各样的工具前,依婆准确地选取后,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手艺,干脆利落地帮着邻里街坊解决车的问题。

  “现在电动车多了,骑自行车的人也少了,但依婆还是坚持摆摊,坚持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解决生活问题。”一位邻居说道,每当客人来取车时,依婆不忘送上对来人热情的问候。依婆的常客大多数是相处融洽的街坊邻居,因为依婆修车要价公平,类似打气这样的小问题甚至不收费,街坊对她的印象很好。

  “拆迁了,搬进新村,可能就没有老街坊找我修车了。”说着这话,李依婆显得有点落寞和伤感,可她修车的形象已经深深嵌刻在街坊心底。

  (福州新闻网记者 黄新锦 邱陵)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颖】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