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社会
海外游子意外迷上鼓岭实寄信封 盼能到鼓岭游览
2012-12-18 22:43:26  作者:李晖 石美祥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鼓岭老邮局的信封曾给人们留下许多难忘的情结。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讲述过的“一段中美友好交往佳话”中的主人公加德纳夫人,正是通过丈夫遗物中的清代宣统年间来自福州鼓岭的、印有“KULIANG”邮戳的信封,找到了鼓岭,了却了丈夫回鼓岭的遗愿。

  由于时间久远,当年盖有“福州鼓岭”邮戳的信封,现在已成为难得的邮品。近日,祖籍福州的美籍华人张又新先生寄信本报,讲述了他曲折获得一张1932年鼓岭实寄信封的经历。昨日,通过越洋电话,记者聆听了一位海外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海外游子集信封慰乡愁

  张又新祖籍福州,曾是福州旅美爱好者乐团的提琴手、弦乐队队长,热心提琴教学,培养了不少年轻一代学生。1981年,他移居美国波士顿,1989于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商业系毕业不久后到美国通用电讯公司任职。

  “刚到美国的时候,由于长途电话很贵,和国内亲友联系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信,慢慢地我喜欢上了收集邮票和信封。国内亲友知道以后,总会挑选漂亮的邮票贴到寄来的信上,如西游记、齐白石画、红楼梦、苏州园林等。”张又新回忆,每当思念家乡时,就把这些旧信封和邮票翻出来看看,以慰心中的乡愁。

  张又新说,当他收集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行的邮票以后,他又开始收集新中国建国初期实寄信封和清末民初的实寄明信片等。渐渐地,他发现收集实寄信封和明信片比收集邮票更有意义。

  “邮票可以有许多相同的,而盖有邮戳的信封和明信片只有相似的,几乎不可能相同。正因为这些邮戳有不同的日期和地点,它为集邮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张又新说。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