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新闻
党报热线进“师大” 气氛真活跃
2006-12-17 00:23:30  作者:刘家铭,刘明云,李强,张铁国 林少瑾 祝健 姬宏波,李效翔,陈炼,朱榕,任传富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16日上午,本报党报热线联合各家单位走进仓山区对湖街道师大社区开展现场服务。虽然气温骤降,但参与人员与社区居民的热情不减,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16日上午,党报热线与福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在师大社区开展“和谐社区、多彩生活”系列活动,福州海尔工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免费检测和维修家电,并根据家装风格、居住环境等,提供家电配置建议。明视眼镜公司为居民提供免费验光、清洗眼镜服务,海博书城为居民带来健康实用的生活类、教育类图书外,还在现场设立捐书点。此外,勉海家电维修有限公司、福建皇宇鞋吧加盟连锁机构以及福州锁网有关人员也到现场提供服务,受到社区居民热烈欢迎。得知党报热线走进师大社区,仓山区委宣传部长陈忠霖昨日也赶到现场助阵。
   
  12月23日,党报热线将走进仓山区临江街道太平洋社区。如果您遇到突发事、新鲜事、感人事、不平事,欢迎到现场向记者反映。如果有关单位愿意参加本次活动,请与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83757111、13328661662联系。

居委会情暖残疾人
   
  在师大社区阳光新村门口,有一家特别的小饰品店。这家小店的主人是一对残疾夫妇。店主小江告诉记者,他们夫妇在这里开店4年多了,能在繁华的学生街开店,全靠社区居委会的帮助。
   
  小江说,他和妻子都是腿部残疾,5年前,他们搬到师大社区阳光新村居住。那时,他们在距阳光新村很远的地方开了一家小店。一天,他们回家时,发现居委会几位工作人员等在家门口。原来,社区居委会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决定将阳光新村门口的这间店面低价租给他们。小江说,他曾打算将这间店面租下来,但其他人出的高价让他望而却步。
   
  最终,小江夫妇用比市价低20%多的租金租到这间店面。“这里人流量大,生意也好。”小江说,逢年过节,社区居委会都会派人到他家慰问,平时也经常主动帮助他们。他们的女儿今年4岁半,社区的退休教师们也经常教她知识。
   
社区故事会

社区有支夜巡队

  在师大社区,有一支夜巡队。16日,记者见到了夜巡队李队长。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夜巡队成立于2000年10月,成员多为退伍军人和下岗工人。6年里,尽管队员时有更换,但夜巡队成员坚持从晚上8时巡逻到次日上午7时,巡逻范围涉及小区27幢楼。
   
  李队长告诉记者,今年10月15日凌晨2时许,当他巡逻至18号楼时,听到楼上传来声响,马上通知其他巡逻队员包围18号楼,随后他们发现五六名窃贼正在撬201房。巡逻队员刚上前,窃贼纷纷狼狈逃窜。据了解,夜巡队成立至今,多次抓获窃贼。  
   
  “他们态度很认真,待人很热情,能吃苦耐劳!”住在小区6号楼的退休民警齐先生对小区夜巡队赞不绝口。齐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夜巡队,社区就有了“保护神”,治安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居民放心多了。
   
社区报料

汽车占道停放 居民怨声不断
   
  “每天晨练回来,想看看社区健康教育专栏,但总有一辆汽车停在健康教育专栏前,连路边的长椅也被挡住了。”家住阳光新村2号楼的居民林老伯一提起这事就很生气。
   
  记者在阳光新村2号楼前看到,一辆车牌为“闽AV5121”的“奔驰”停在新村主干道上,占去近一半的道路,而汽车与旁边的健康教育专栏仅隔60厘米左右,四五米长的车身将整个专栏。据住在阳光新村2号楼的张依姆介绍,这辆车的车主住在新村19号楼,但这名车主每天都把车停在此地。张依姆还告诉记者,新村内车辆越来越多,随意停车的车主也越来越多,社区空间被挤占得越来越狭小。
   
  对于这种现象,师大社区居委会吴主任也深感无奈。她说,新村没有停车场确实是个问题,但把车停在主干道上、教育专栏边也不行,社区居委会曾多次要求车主将车停在自己楼下的空地,可部分车主却不理睬。
   
  “占道停车”在许多老社区是个老问题,在社区居委会协调不成的情况下,这事该由谁管呢?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或看法,可致电本报党报热线83751111或发送短信至13328661662参与讨论。
   
居民有话说

我们啥时候能回迁
   
  “好不容易等到动工的消息,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迁。”昨日上午,租住在师大社区的陈老汉在活动现场向记者倒了一肚子苦水。
 
  原来,陈老汉是程埔旧屋区的拆迁户,搬到临近的师大社区已经快1年了。眼看工程迟迟未上马,陈老汉一家很着急。陈老汉表示,和他一样心情的还有很多拆迁户。
   
  记者从该工程中标单位福州欣隆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了解到,昨日工程已正式开工。因为目前还有10多户单位和居民未搬迁,致使地块不完整,无法进行正常施工,影响了先搬迁居民的回迁时间。他们将会同政府部门一起做好拆迁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改造工程。

社区明星

黄启宇:发财不是我的心愿
   
  “如果你没当数学教授,可能早已成亿万富翁了!”14年前,黄启宇教授从父亲的朋友那里,听到了对自己的这种评价。但黄启宇并不后悔,他说:“我是有条件发财,但发财不是我的心愿!”
 
  16日上午,记者来到师大社区阳光新村,采访了黄启宇教授。
   
  黄启宇今年74岁,1997年退休前为福建师大数学教授,其家族四代20多人均从教,是福建教育世家中教龄惟一超过300年的家族。黄启宇的家庭,还是市“十大书香门第”之一。黄启宇的祖父黄达德在清末是私塾先生,父亲是已故华侨教育家黄泰楠。在重教的家庭氛围中,黄启宇以及其弟、姐、妹5人皆执起教鞭。他们的下一代,从教的人员更多。黄启宇把他整理的名单拿了出来:新一代11人,或赴美留学,或在福建师大、厦门大学执教。
   
  为什么整个家族的人都热爱教育,爱当老师呢?黄启宇动情地说,这与父辈们“教育兴国”的理想分不开。不过,父亲起初期望他经商,因为家族有人在南洋经商,颇有财道,但他不情愿。最终,他也像父亲一样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
   
  黄启宇告诉记者,干教育事业也许清贫,但乐在其中,父亲常告诉他,做人要知足常乐,“我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国家,我知足了”。
   
  黄启宇现在与同是教师的老伴住在百余平方米的房子里,问起他最近的打算,他说,老伴身体不好,照顾她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线·社区人物志

高时良:九旬老人著书忙

  姓名:高时良
   
  性别:男
   
  年龄:94岁
   
  所在社区:师大社区
   
  上榜理由:从退休至今,他已主编和出版了《学记评注》、《中国古代教育史纲》等14部书,发表论文百余篇。目前他已是94岁高龄,但仍著述不辍。他说:只要头脑还清醒,就要继续写下去!
    
  高时良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社会活动家高士其的堂叔。在这个出身书香门第的老人家中,无论是书房还是卧室,都摆满各种书籍。在客厅的墙上,省“优秀教育世家”牌匾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16日上午见到高时良时,老人正准备继续写他的《中国教育史料学》。目前高老已完成了20万字,原计划年底完成书稿的他朝记者摆了摆手说:“老了,老了!”可记者一点也不觉得他“老”,虽是九旬老人,但他精神矍铄,除了耳朵有点背,看书报、写稿都不用戴老花镜,这让常人难以想像。更让人佩服的是,高老工作起来十分专注,一写就是一上午。
   
  说起他的工作劲头,他家保姆王女士一脸埋怨:“不守着他吃东西,我就要一遍又一遍地帮他热饭菜。”14日早上,老人起床后便坐在书桌前,王女士按惯例为他冲好一杯核桃粉,可半个小时后,高老还在那儿“爬格子”。王女士见核桃粉有些凉了,就加点开水让他赶紧喝了,老人笑着表示“马上就喝”,结果到10时30分,老人还是没动,王女士只好重新冲了一杯,盯着他喝完。这样的事王女士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正是因为这股专注劲,从退休至今,老人已先后担任了《中国古代教育文献丛书》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史学科组成员,主编和出版了《学记评注》、《中国古代教育史纲》、《苏联国民教育》、《明代教育论著选》等14部书;先后在《中华教育界》、《人民教育》发表论文百余篇。
   
  老人告诉记者,他去年完成的《中国教育史论丛》目前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他打算完成两篇理论文章《和谐——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史学科建设》。
   
  “手里这本书写完了,我还要继续写书!”老人说,只要加强锻炼,身体好了,就可以继续为社会做一份贡献。
   
  看着眼前这位九旬老人,记者不禁肃然起敬。

  (福州日报记者 刘家铭 刘明云 李强 张铁国 林少瑾 祝健 姬宏波 李效翔 陈炼 朱榕 任传富)

【责任编辑:姜润辉】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