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三坊七巷
人物春秋 --访开国老将军熊兆仁
2006-08-03 22:50:49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天虽然下着小雨,笔者还是准时来到福州市北大路南京军区某部大院,拜访了闽西籍老红军、开国老将军、95岁高龄的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熊兆仁。走进室内,便被挂在墙上穿着礼服的将军照所吸引,原来这是老将军过生日特地放大的。

     我们采访的话题自然从将军照谈起。熊兆仁将军腿有些不好使,他躺在靠背椅上,用拐棍指着将军照微笑着对我说:"这张授衔照片是第一次才挂。刚从大厅移到卧室。方便自己天天看看,这样既可以回味过去,重温历史,又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使命,更好地承担起新世纪赋予我们老年人的责任。"老将军话音刚落,为笔者倒好开水的阿姨接过话题介绍说:"这张将军照可来之不易啊,是1992年老熊过80岁生日时,我们服务处秘书多次与总政干部部联系,才从北京档案部门邮寄借来底片翻拍的。老熊过去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在'文革'中都丢失了,授衔照的几张照片也找不到。过去有的单位上门来要将军照片,我们都是让他们从《将帅录》中去复制,效果不好。现在好了,他非常珍惜这张特殊的授衔将军照。为了满足战友、亲属和工作人员的需要,几年来他到照相馆加洗了200多张,只要有人索求他都非常乐意赠送,同时还在照片背面签上自己的大名,你看多有纪念意义呀!"

      这番话说得熊将军不时地点头,从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告诉笔者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他最高的荣誉。他现在参加社会活动,都要在将军照前深情地看一眼,并自言自语地说:你既然是将军,就要像个将军的样子,为党奋斗终身,为人民服务到底,发挥余热,永葆本色。

      熊兆仁将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过去,他虽进城当了"官",但始终情系老区人民。离休后,他不顾年事已高,走遍了福建的山山水水,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帮助群众反映情况,解决问题,为老区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老将军见笔者听得入神,接着滔滔不绝地介绍他与老区人民的情感,特意用强调的语气说:"将军服装穿着不是光图好看的,而是要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我作为革命的幸存者、老共产党员,关心和支持老区建设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是啊,熊兆仁老将军为了老区建设,早日修建龙赣韶铁路,在他年近九十岁时,还以饱满的热情,多次乘车来回到闽西老区和北京,牵头发动了57位老红军、老同志曾两次向中央领导写信反映情况,要求解决资金扶持。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认为修建这条铁路主要是照顾红色老区,但更重要的是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这里过去是中央苏区,对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修通铁路无疑对老区建设和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铁路全长282公里,总投资约55.3亿元,于2001年12月动工, 2005年10月建成通车并与北京接轨。铁路的修成,与熊兆仁老将军的关心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笔者问及老将军在当时授衔时心情和过程时,他望了望将军照摇摇头,说时间长了,记不大清楚。只是简明地对我说:"当时穿上了将军礼服,心情很激动和高兴,但也很痛苦和难过。高兴的是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仗打胜了,我们跟着毛主席闹革命由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一位革命高级将官,党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我们;难过的是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老领导、老战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却牺牲在战场上,分享不到革命胜利的成果。有很多战友成了革命烈士,有的残疾终生,还有不知多少个革命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才是我们心中最崇敬、最伟大的开国将军。"

      熊兆仁将军的一生是辉煌。1948年10月,他任皖浙赣游击队总司令,为配合解放军渡江作战做出了重大贡献。影片《渡江侦察记》反映的就是他领导的江南游击队,看到对岸解放军向天空发出三颗信号弹后,部队也立即在山头上燃起了三堆熊熊大火作为接应信号。战役胜利后,熊兆仁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2年3月,他调至解放军军事学院(南京)高级速成系学习,1955年3月毕业。同年,在南京军区、总政治部和中央军委反复评审、报中央军委毛主席审阅批准,他和全军1000多名将帅一样,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批开国将军少将军衔。授衔后,熊兆仁将军回福州任第十兵团兼福建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56年7月成立福州军区,他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分管民兵工作。

      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的谈话越来越投机,熊将军兴致勃勃、用带有神秘感的语气小声地对我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也出了一些笑话。"他说我国军队实行军衔制度是向苏联军队学习的结果。实行军衔制度,主要是确定每个军人在队列中的地位和职权,按职责条令的规定履行职权,同时又是国家给予我们军人的一种最崇高的荣誉。以鼓励军人的上进心。记得熊将军在刚接受授衔时,思想也有一些想法。认为军衔工作是真正涉及到每个军人的一次利益分配,他担心通过军衔标识干部身份的高低,会影响军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政治平等,甚至会影响军队同老百姓的关系,后来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他说我军在这次评衔工作中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也有少数人嘴上说满意,心里却不舒服,有的甚至公开跑到领导那里去要军衔,说自己如何功高劳苦,应授什么军衔,还有的人在领导面前哭闹要衔。在总政治部工作的原新四军老领导赖传珠首长有次在拉话时说:有一个红军时候的老干部,他在听说自己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十分不满,竟然公开地说要把那牌子挂到狗尾巴上去。毛主席听后很不高兴地讽刺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熊老还说,在这次授衔中他所认识的领导和战友都表现得十分豁达,对于给不给,给啥军衔都没有异议,甚至有的著名将领还主动提出了要给自己降衔。熊将军非常敬佩罗荣恒元帅的让衔风格,他说罗荣恒同志得知中央准备授他为元帅时,立即给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说明自己参加革命较晚,为革命贡献不大,恳请不要授高衔。

      说到这里,熊兆仁将军又竖起了大拇指对着挂在墙上的将军照自豪地说:"将军就要有将军的风度,包括政治风度、思想风度、工作风度和生活风度,使自己永远无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将军的光荣称号!"                            

      熊兆仁简介熊兆仁,1912年生,福建省永定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第九团排长,闽西红军第四支队副大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连长,新四军军部特务营连政治指导员,江北指挥部特务营政治教导员,第二支队新三团参谋长,第六师十六旅四十七团政治委员,苏浙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员,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军参谋长,福建军区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银茂

【责任编辑:熊志敏】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