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新闻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幽默男孩“海宝”
2007-12-19 07:41:15  来源:人民网  【字号

  评委团——

  用专业判断筛选应征作品

  在作品征集工作结束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专门组织了专业评委团,11位评委,都是在各自领域里的著名人士,靳尚谊和邱瑞敏长期从事美术创作,莫康孙洞悉市场营销,许培育是中国台湾著名的漫画家,石田圣次是日本工业设计方面的专家,还有文化学者余秋雨、设计师陈绍华……

  征集作品先进行一轮“海选”,从26655件作品中选出首轮2000件入围作品。然后,再由上述11位专家进行专业推荐。
 
首轮,他们要选出100件,然后再投票选出最后的10件。“作品的数量非常丰富。”多次担任过各类吉祥物评委的邱瑞敏对此印象深刻,“每位评委都希望能就自己的领域作出准确、专业的判断。”因为慎重,分歧常常存在,甚至产生争论。原来打算两轮投票选出10件作品,不得不增加了第三轮的投票。

  根据评委团推荐作品的实际情况,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对入围作品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论证、方案完善和设计提升:一是强化吉祥物的主题演绎,二是美化吉祥物的造型设计,三是优化吉祥物的产品设计,四是深化吉祥物的理念表达。为此,上海世博局成立了由征集办协调的修改团队,组成了由两家专业机构参加的联合团队,进行了近3个月的设计、论证、完善,经过10多轮的方案调整、市场调研,最后形成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核心设计理念。

  巫永坚的“嘟宝”,因为造型体现出了汉字,被赋予的理念受到了大家的关注,他和他的团队也受邀成为修改团队之一。

  修改者——

  让“海宝”成为“四海之宝”

  邵隆图团队成为最终赋予“海宝”生命的关键人。

  邵隆图,上海设计中心首席策划师,也是世博会吉祥物专业评委之一。9月,他和他的团队,受上海世博会方面委托,综合专家组、组织者及各方意见,开始了对吉祥物最终方案的修改与优化。在此次修改中,最重要的变化,便是巫永坚版中的“大”字形,变成了“人”字形。

  “为什么是"人"?因为想通过这个简洁的汉字符号,诠释这样的想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实是要让人的生活更美好。”邵隆图有意强调“人”这个字。以汉字“人”为主题,成为一个包容和谐、略带幽默的人形。

  “为什么把色彩最后定为蓝色?因为蓝色让人最直接联想到海。世博会在上海举办,我们想借此体现出"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为什么叫"海宝"?因为它是四海之宝,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的智慧之宝,也是世博会上将展示出各国的文明之宝。”

  设计团队们给这个可爱的形象注入“生命”:这是一个聪明的、自信的、热情的、执着的、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男孩形象,喜欢向人们“嗨—嗨”地打着招呼。他眼中的世界,单纯、精彩、充满创意和新鲜,他会摆出各种可爱的、调皮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穿着各国服装,去周游世界,邀请各国来参加上海世博会……

  经过不断修改、完善,“海宝”最终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通过,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

  从12月18日开始,“海宝”将展开热情的双臂,展露快乐的笑容,以邮票、特许经营产品、动漫等多种形式,走上街头,走向世界,向四海宾客欢呼——

  “嗨,上海世博会,欢迎你们。”

【责任编辑:詹丹】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