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图片新闻
福州闹市区发现明教遗址
2007-10-30 07:36:57  来源:海峡都市报  【字号

  进入大殿,只见左厢供临水夫人陈靖姑,右厢供华光大帝马天君,中堂中间供明教文佛和度师真人,中堂前挂着两幅楹联,分别为:“朝奉日乾坤正气,夕拜月天地光华”,“悟彻灵机群沾法雨,参来妙谛普荫慈云”。

  这个庙的现在名称也叫“浦西福寿宫”,负责教务的高贞雄老先生介绍了“明教文佛祖殿”的来历。他说,楹联中明显体现了明教(摩尼教)“朝拜日,夕拜月”,以及糅合佛教思想的宗教特征。

  高贞雄还向记者介绍了庙里一些与明教相关的实物。其中一个是清乾隆年间铸铁元宝炉,上有浮雕铭文“度师真人,明教文佛,清乾隆庚戌年……”

  此外,庙里还保存着一尊清代脱胎工艺制造的明教文佛像,这是信徒在清末按已毁坏的塑像原貌重塑,外貌特征与晋江草庵摩尼佛的石雕壁像极为相似,按当地的信徒说法是孩子脸大人身,同时脸部特征还有异域特征。

  而现在庙里保存下来清代绘制的明教文佛祖殿全景图挂轴,又是一实物证明,它虽然因年久纸质残褪严重,但经裱褙原样修复后,仍可清晰地看出全貌,图中主供神像同样为明教文佛、度师真人,并在悬挂的两个灯笼上分别写着明教文佛、度师真人字样。

  福州市文物局原局长曾意丹指出,这是实物足以证明福寿宫就是明教的遗址,对于研究当年明教在福州的状况有重要的价值。

  小时候听曾祖父述说白衣拜祭

  记者在史料中找到有关明教传入福州的记载,明代何乔远《闽·方域志》记载:唐会昌年间,有一位明教僧侣———呼禄法师避难入闽。先到福清,又到福州传教,秘密收徒。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仍点出了明教传入福州的年代。高贞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了他的曾祖父对他说过,自己儿时就是在庙里玩耍度过的,对一件事情记忆特别深刻。以前每到祭拜的时候,信徒都穿着白色长袍,吃素食。这和福州当地风俗是不相同的。

  在《倚天屠龙记》小说里面,明教教徒爱穿白衣。明代何乔元《闽书》载:“其教曰明,衣尚白,朝拜日,夕拜月。”这些都给印证浦西福寿宫与明教的渊源之源。

  高贞雄认为,福寿宫周边,在解放前还是一片田野,叫做乌山脚下南门外十八洋浦西村。祖先都是农民,在封建社会是受压迫的地层,信奉明教是很自然的,“崇尚光明,反对黑暗”。

  史料证明:宋元福州明教流行

  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政研室原主任李林洲认为,福州台江区浦西福寿宫,又名明教文佛殿。

  明朝初年,出身于南方红巾将领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摩尼都在人民反压迫斗争中的精神作用,为稳定统治,借口摩尼教称明教,“明”字与“明朝”相冲,直逼国朝,下令禁都毁宫。在封建专制极权发展到高峰的明朝官方恐怖手段长期摧残下,摩尼教宫庙、文献基本禁绝,由于迄今遗存极为罕见,被确认的遗址仅有泉州市晋江偏僻地方的摩尼草庵,文献中也仅有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残经等。

  李林洲说,福州在宋元时期是摩尼教重点流行的确地区之一,四川嘉定《赤城地》卷37中元末知府李谦《戒事摩诗》载:“明(宁波)、台(州)、温(州)、福(州)、泉(州)皆盛行摩尼。”同时,福州还是摩尼教与道教相融合过程中的重要地点。但在明朝禁教毁宫浩劫后,福州的摩尼教宫庙,文献基本灰飞烟灭了。

【责任编辑:陈玲云】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