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图说新闻
三峡移民的琅岐生活
2012-04-20 22:07:4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19日中午,琅岐岛,12岁的王潞骑自行车沿着新村外的田间小路回家。

  王潞在重庆出生,2001年8月,为配合三峡大坝建设,刚满周岁的王潞在父母怀中,和200多名乡亲一起,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重庆奉节县康乐镇郭家村,辗转来到福州马尾琅岐岛。45户人家在这里建房,新村以家乡为名,叫作“康乐”。

  时光荏苒,一晃已过去11年了,乡音未改的三峡移民在琅岐海屿村安家立业,努力融入当地的生活,期盼着更美好的生活。

  异乡

  走进康乐新村,空气清新,柳色青青,公园的人工湖上,几只野鸭悠哉游哉。2001年刚来琅岐时,这里是一片砖厂和田地,乡亲们用国家下发的建房资金,请人建设新家园。然而,光鲜亮丽的新家并未给这些人在异乡的生活带来多少帮助。

  来到琅岐后,每个移民分到了5分地。前几年,乡亲们像在家乡时那样,自己种水稻。但陌生的台风,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往往庄稼还没成熟,便被摧毁了大半。几年下来,他们发现吃力不讨好,大家干脆把102亩地租给别人种菜,收取每亩300元的租金,如今租金已涨到400元。

  在老家时,由于煤场多,大多数男人以开车跑运输为生。移民到琅岐后,男人们重拾旧业,买来面包车,在岛内跑客运。最鼎盛时,全村共有20余部面包车。渐渐地,他们发现,由于语言不通,竞争不过本地人,生意清淡,最终退出客运市场。男人们大多陷入失业的困境。

  生活

  打零工,成了移民们的无奈选择。有的人到地里帮着干活,一天六七十元,有的到建筑工地找活干。“虽然有本地户口,但感觉还是和外地人一样。”村民杨大奎很无奈。找份临时工,人家一听口音是外地人,工价立马少20元,哪怕掏出身份证,证明自己是琅岐户口,也于事无补。

  靠着政府每人每月发放的50元补贴,加上丈夫打零工挣得的钱,杨大明一家勉强维持家里的开销。去年,她女儿成家并生了小孩,每月1000多元的家庭开销让他们一家子感觉很吃力。杨大明60多岁的丈夫和女儿只好分别到工地和码头打零工,贴补家用,她则留在家中照顾小外孙。

  移民张小玲家负担也不轻,没有固定工作,大女儿在江西读大学,小女儿面临着高考,家庭重担都落在了她和爱人身上。她说:“有时候想到孩子的大学生活费,就担心得睡不着。”

  11年过去了,当初新建的楼房多数出现开裂。据新村里的队长王刚介绍,2001年刚来琅岐时,乡亲们用国家下发的建房资金,请人建新房。这里的地基和老家不太一样,有的靠山,地基硬;有的则是水田,土质松软。乡亲们没经验,仍按照老家的建法打桩,时间一长,房体便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裂缝。如今这45栋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裂缝。

  希望

  尽管异乡的生活并不平顺,但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仍抱着美好的希望。

  中午12点,王和太夫妇端上一碗香喷喷的红薯青菜饭到村里的中心花园,与村民们一起晒太阳、闲聊。王和太和妻子到琅岐安家后,便做起废品回收生意,供养2个孩子一直到大学毕业。一提到2个子女,王和太黝黑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2个孩子平时学习非常刻苦。高考那年,2个小孩都以好成绩考进福州大学,儿子毕业后回到重庆自已创业,开了一家水电工程公司,女儿在福州一家公司工作。”问及如何教育子女,妻子周传美淡淡地说:“我就经常告诉孩子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不要像我这样没文化,赚辛苦钱。”

  康乐新村的村民们沿袭了家乡重视教育的传统,并将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11年来这个移民新村培养出了5名大学生,还有几个孩子在师大二附中宏志班和福州四中读高中,成绩优异。

  故乡

  对于故乡,周传美和村民们都有着难以割舍的乡情。“三四年没回老家了,特别想老家的妈妈。”提到老母亲,周传美忍不住热泪盈眶,“回一趟老家要花费五六千元,大半年的工钱啊。现在就指望孩子们能赚大钱,送我们回去看看。”和多数移民一样,想家时,她就给老家的亲人打电话聊天,疏解乡愁。

  11年时间,康乐新村的村民和琅岐本地人一点点融合着。好几个姑娘还嫁给了本地人,现在已生儿育女,过着安定的生活。如今琅岐正在大开发,移民们盼着能借此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移民新村队长王刚告诉记者,听说福州公交公司将在琅岐开通公交线路,要招聘公交车司机,大家都踊跃报了名,还参加了培训,希望能得到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

  (福州日报记者 卓文俊 通讯员 吴丹红 万粒 文/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邱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