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王冷斋:卢沟桥事变中坚守宛平城的福州汉子(图)
2014-07-08 07:41:51  作者:雷岩平 赵铮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顽强抗敌不辱使命

  关于王冷斋在卢沟桥事变中的抗日事迹,在卢沟桥事变的相关著述中有所介绍,在《福州史志》《炎黄纵横》等刊物中也有相关研究文章。

  据载,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龙王庙演习处突然响起一阵枪声。不久后,几名日军来到宛平城下,声称丢失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查,遭到守城官兵拒绝后就包围宛平城,并开枪示威。当晚12时,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向冀察政委会外交委员会提出交涉。王冷斋的同学秦德纯,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要求驻宛平部队严密戒备准备应战,还指示王冷斋“迅即查明,以便处理”。王冷斋立即通知城内驻军,切实查询各守兵。经查,中国军队并无开枪之事,也未发现有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

  接下来,不论在北平还是在宛平城外,与日方的谈判均无实质进展。中方坚决保证城内并无失踪日兵,并拒绝日军进城的要求。

  根据福州较早研究王冷斋的文史研究员林国清掌握的资料,与日方谈判时,作为中方代表的王冷斋首先声明,城内中方守兵并无开枪之事,所谓失踪日兵一名,经搜寻也毫无踪影。日方诡辩道:“城外搜寻不到失踪的演习士兵,必须进城搜索。”王冷斋怒道:“夜间宛平城门已闭,日兵在城外演习,怎么能在城内失踪?”

  日方以武力相逼,拿出一张地图给王冷斋说:“事态已经十分严重,现已不及等待调查谈判,只有请你速令城内守军向西门撤出,日军进至东门城内数十米地带再商量解决办法,以免冲突。”王冷斋反驳道:“此来只负调查使命,你所提我军撤出你军进城的无理要求,离题太远。”

  据了解,在与日军交涉、周旋中,王冷斋坚持立场,凡涉及主权一事,寸土不让。日方一次次的威胁利诱,都遭到王冷斋的坚决回击。

  然而,一场大型的抗战不可避免。在抗战工作中,王冷斋终因紧张劳累而吐血,被送往医院。

  远东法庭王牌证人

  1937年7月8日凌晨,日军开始攻城,枪炮齐发,公署、县政府被炮弹轰塌。王冷斋移驻守军指挥所,组织驻军抗击。1937年7月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失地,变被动为主动,军心大振。在卢沟桥抗战的紧张日子里,王冷斋以古诗的形式写下了《卢沟桥纪事五十首》,真实记录了宛平前线强敌压境的紧张局面及二十九军大刀队威风凛凛打击侵略者的形象。

  抗战胜利后,王冷斋作为“七七事变”的重要见证者,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王冷斋在法庭上指出,日军炮击宛平城,炸死炸伤众多无辜平民。他出示了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包括被日军炮弹炸穿屋顶后的宛平县政府会客厅、他在遭日军炮击的宛平县政府大门口的留影。人证物证俱在,日军战犯乱了阵脚,王冷斋因此被称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王牌证人”。

  翁婿二人拒日军

  “王冷斋顽强抗日的经历和不屈的民族气节,赢得了各方尊重,他是福州人的骄傲。”昨日,林国清告诉记者。

  据王冷斋的内侄林涞介绍,王冷斋出自闽侯尚干人林志棠门下。当年林志棠在保定军官学校任教官时,王冷斋进入该校学习。林志棠非常赏识文武双全、一身正气的王冷斋,将长女林绣贞许配给王冷斋为妻。1941年福州沦陷,日军在福州成立“治安维持会”,胁迫林志棠出任伪职,林志棠虚与委蛇,后以回乡祭祖为名举家避往尚干。至今,乡间仍盛传林志棠和王冷斋翁婿二人拒日军的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王冷斋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还是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病逝于北京。围绕卢沟桥事变,他留下了《卢沟桥事变始末记》《七七事变的回忆》《卢沟桥事变纪事诗》等著述。

  (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赵铮艳)

【责任编辑:蔡晨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