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闽今年全面实施异地高考 与本地考生享同等政策
2014-05-22 19:08:42  作者:池文娟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我省出台异地高考政策的历程

  福建省委、省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闽教育工作。2011年底,福建省招委会研究决定,2012年在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入读高等职业学校试点工作和“高职单招”改革中,允许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福建省招委会201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进一步放宽报名条件,对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凡在我省中职学校有一年及以上学习经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高职单招”。同时,要求尽快研究制订外省随迁子女在闽高考方案。2012年全省共有196名外省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参加“高职单考单招”和“中职推免”改革试点,并录取148名,为2013年继续实施这项政策和2014年全面放开异地高考政策奠定基础。

  2012年5月28日,福建省招委会研究决定,从2014年起,凡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学籍并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毕业生,可在我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阶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并与当地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福建成为全国率先实现“异地高考”的省份之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授熊丙奇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相比之前山东省开放异地高考来说,福建省的开放更令人刮目相看,也更具有示范效应。面对这么多的外来人员子女,福建不设置监护人条件限制,完全根据学生学籍开放异地高考,对我国其他省市开放异地高考,有示范价值。他期待更多省市能向福建看齐,给随迁子女平等的求学与升学机会。

  “异地高考”政策意义

  1.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随着社会流动人口加快,与户籍制度结合的高考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户籍限制使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得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教科书及教学方式的差异使得多数学生的成绩严重下滑。进城务工人员长期以来为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所在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辛勤劳动、依法纳税,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其子女有资格享有与当地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分布在城市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异地高考”意味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在迁入地享受到优质、连续的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享有,促进了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有力推动解决城乡二元问题,有助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稳定,有益于维护社会公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已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在父母的工作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和初高中教育,允许他们在当地参加高考,避免了因回户籍地考试的奔波和种种不适应而造成的成绩严重下滑,使其能够和当地的考生公平竞争,通过其努力和奋斗进入好的大学,获得较高的地位和较好的生活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状态,促进社会的竞争性流动,保持社会的活力与进取力。

  3.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闽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异地高考”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宿感,将会吸引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来闽工作,为我省企业与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省普通高校就读毕业后,继续留在我省就业或创业,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福州新闻网记者 池文娟)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