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抗美援朝纪念日:福州耄耋老人们追寻峥嵘岁月情
2013-10-25 07:09:19  作者:赵铮艳,李志波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成立“南医校友会”

  “我们南医这批爱国青年是时代的幸运儿,除了像陈明水等人从学校抽调下部队直接赴抗美援朝前线外,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因此绝大部分同学都留校学习深造了五年,许多校友成为军内外医学精英。”陈心斋介绍,福建军区军医学校后来迁到南京,还多次更名,如今,母校早已不存在了。从南平到南京,老校友们习惯用“南医”来称呼校名。

  据介绍,当年学医的400多名年轻人,福州人大约占了一半。虽然1956年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但感情还是珍藏在心底。直到1974年,两位校友回福州探亲,20多位福州同学冒着当时可能被称为“小团体主义”的危险,组织了第一次聚会。

  阔别18年,老同学相见像手足同胞一样亲热,于是有人提出每年至少聚一次。随着榕籍校友复员、转业逐渐增多,校友聚会的规模越来越大。1987年,福州校友会成立,这是“南医校友会”的第一个地区性校友会。

  带着氧气瓶参加聚会

  “因为曾经在一起吃过苦,才懂得更加珍惜彼此,即使相隔数十载,感情丝毫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愈来愈浓。”陈心斋说,许多散落在各地的校友如今都是80岁左右的老人,一旦接到聚会通知,不顾年迈、疾病,历经千辛万苦,也要赶来一聚。

  程震云患了肝癌,术后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又可以参加同学聚会了!”黄素莲十几年做了20多次化疗,在老伴、女儿的陪同下,花两万多元往返飞机票钱,从新疆赶来福州只为见校友一面;已故的陈宝英,为参加聚会,连夜为瘫痪的老伴包了100多个饺子;陈章铭患有哮喘病,带着氧气瓶从南京来福州参会……

  谈起这些老校友,陈心斋老人感慨万千。

  “如今,许多校友都已故了,我们入校后的第一个元旦,20名同学跑去照相馆拍照,如今照片上还健在的只有7人了!”陈心斋说,在世的老校友都很珍惜大家还能在一起的时光,一见面就拥抱在一起,唱唱跳跳像孩子般,手中的照相机快门按个不停。

  80岁高龄的陈心斋,一点也没有闲下来,每天最多时间就是花在与“南医校友会”有关的事情上。把聚会相片制作成人手一本的纪念相册、制作校友通讯录、设计校友会纪念章……陈心斋忙得不亦乐乎。

  2011年后,考虑到许多校友年事已高,长途跋涉身体吃不消,陈心斋带头成立了“南医校友编辑部”,每季度出一期简报,将关于校友的近况,寄到每人手中。如果一人遇到难处,大家都会站出来帮忙。陈心斋还建立了个QQ群,老人们平时可以上网聊聊天。

  (福州晚报记者 赵铮艳 实习生 李志波 文/翻拍)

【责任编辑:胡巧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