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科教文卫
《红豆缘》为什么那样红 记者专访探索成功奥秘
2007-09-09 23:00:08  作者:吕路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地方戏剧团排出精彩好戏,连获国内戏剧界各项大奖,本报记者专访主创人员和戏剧专家,探秘成功奥妙——

  福州新闻网讯 7日在京举行的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和颁奖晚会上,我市选送的闽剧《红豆缘》获入选作品奖。这是该剧继获得“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这个地方剧,为什么会获得这么多荣誉,取得这么大成功呢?9日,记者采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

  剧情:植根农村 群众爱看

  闽侯县文体局局长陈步强告诉记者,《红豆缘》能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首先应该归功于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闽侯县闽剧团是县级剧团,财力有限,至今连排练场地都没有。排演《红豆缘》期间,市政府、市文化局分别拨款20多万元和10万元,市文化局还腾出金山剧院给剧团排练,全体演员全部住在市群众艺术馆,为剧团演出成功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豆缘》走的是低成本、小制作的路子,与目前国内其他专业大剧团动辄几千万元的制作成本相比,《红豆缘》的制作成本仅300万元左右,而且主要还是花在灯光、音响、场地的租用及演员的工资经费上。《红豆缘》的成功就在于它来自于民间,服务于大众,成长的土壤在广大农村。“我们的舞美制作简单,舞台十分简易,随时随地都可以换,而且剧情根植于农村,群众就爱看这样的戏。我认为《红豆缘》体现了戏曲本位的真正回归。”剧团原团长郑成端说。

  剧本:反复修改 精益求精

  《红豆缘》的导演董须雄告诉记者,这部戏的故事源自几十年前他看过的一部戏《城下夫妻》。创作这部戏花了极大的精力,他和几个闽剧界的老同学组成创作班子,剧本仅大改就有8次,小改不计其数。不仅听取了专家的意见,还听取了大量的观众意见。

  《红豆缘》编剧、福州闽剧院二级编剧林芸生说:“剧本是我编的,但好剧本是大家帮忙改出来的。闽侯县文体局邀请了刘世今、陈体浩、杨基等省内知名剧作家以及市艺术研究所的两位编导共同成立艺术指导小组,剧本前后修改15次,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上来,所以今天的成功凝聚着不少人的智慧和心血,我们要感谢那些默默奉献的幕后无名英雄。”

  演员:反复排练 无私奉献

  剧本改了又改,排练也是精益求精。董导举例说,《红豆缘》有一场“磨豆腐”的戏,为了演好这场戏,他要求女主演刘春玉专门去学磨豆腐,以求形神兼备,还特意动用了几个师兄弟为演员反复“磨戏”,“20分钟的戏,排练少说花了80个小时!”

  扮演男主角骆兰生的潘振琪今年37岁,从艺已23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排练《红豆缘》中所经历的艰辛。去年11月,剧团拉到金山剧院封闭排练,白天走台,晚上开拍,每晚都拍到凌晨两三点。“灯光照下来非常热,虽然是冬天,但大家穿的戏服里面全部湿透,粘乎乎地贴在身上非常难受,那时非常渴望有一个空调,哪怕有一个风扇也行,但演出时偏偏不允许有一点风,因为那会影响演员的化妆定型,身上是湿了干,干了再湿,体力消耗非常大,又不能补充食物,到最后演出结束时,很多人都饥肠辘辘,眼冒金星。”

  潘振琪并不愿意多提及自己,刚刚退休的老团长郑成端揭了“底”:“在最后一次排练中, 小潘父亲去世,小潘赶回家给父亲送殡后,第二天就忍着悲痛赶回金山剧场继续排练,结果因为劳累和伤心过度,嗓子全哑了,根本发不出声音,还是我带他去附近诊所打消炎针的。打完针稍微休息一会,他就一定要上舞台继续排练,声音还没完全恢复,只能压低声音唱,看他脸色苍白,大家都替他捏了把汗,但小潘还是坚持到结束,让大家都非常感动。”

  女主角刘春玉2002年结婚,为参加2003年在长沙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她决定推迟生育时间。2004年初,刘春玉怀孕了。但她仍然坚持参加排练和演出,一直到身怀六甲才同意休息。2005年4月,在金山剧场排练时,刘春玉抱着孩子,一边喂奶一边观摩台上临时替代她演出的福州闽剧院演员的表演。

  这样的例子在剧团里不胜枚举。正因为有了这些演职人员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红豆缘》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专家:风格清新 雅俗共赏

  而在国内戏剧界专家看来,《红豆缘》之所以这么红,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好戏。

  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李春熹认为,《红豆缘》清新的民间风格和完整的舞台艺术,是留给观众最突出的印象。戏中体现的非常传统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社会中也一点都不过时。它对嫌贫爱富、薄情寡义的批判,对善良助人、真情相爱的颂扬,是该剧最突出的思想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认为,该剧不是一般的民间戏剧,而是在民间基础上有所提高,经过剧作家、艺术家加工以后,使原来传统戏剧中很多民间艺术的特点得到提高和提升,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周育德说,这个戏,主题很有意义,故事也很通俗,老百姓一看就懂,没有玩深沉。整个戏满台生辉,演员非常好,叫得上和叫不上姓名的角色演得也相当棒。

  著名戏剧家郭汉城则指出,《红豆缘》好就好在没有耳提面命进行说教,而是亲切、平易地叙说一段故事。整个戏清新流畅,一看就明白。立意积极深刻,很有现实意义,符合“三贴近”要求,很好地体现了主旋律。

  戏剧评论家季国平说,《红豆缘》的成功,为地方戏剧团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借鉴。它的成功意义,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这个戏的本身,而在于戏外。县级剧团的戏我看过,好的不少,但像这个戏这么精致,这么出彩,还是不多见的。

  相关链接

  《红豆缘》剧情简介

  书生骆兰生在迎娶之日突生婚变;豆腐女沈灵芝为了逃避挑选宫娥,巧遇骆兰生。二人结为兄妹、相知相爱,以红豆为信物,结下良缘。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妙趣横生,揭示了人们在危难之中,需要同舟共济、互帮互爱的人生哲理;弘扬了患难相助、坚贞不渝、宽容待人的民族精神。

  (福州日报记者 吕路阳)

【责任编辑:林志彻】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