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代表黄娜:“三农”新政得人心 十九大精神进万家
黄娜与村民们在一起。本人供图
村里来了个“黄书记”
黄娜说,许多大学生村官是从小长在农村,毕业后想回去支持家乡发展,而她却相反,从小在城市长大。
读书时,她常听周围同学说起在农村的童年趣事。“这些是我没接触过的,特别好奇。小时候常听《在希望的田野上》那首歌,想着眼前一片片稻田,感觉特别有希望。”黄娜说,正巧有做大学生村官的机会,她就选择去农村见识一下。
刚到村里,现实情况跟黄娜想象的有较大差距,“我想,毕业了有份工作,至少得有个办公场所,去了才知道,村干部是不在村委会坐班的。未来几年,在一个连工作场所都不固定的地方,我能做什么?”想到这里,当时黄娜曾一度感觉很迷茫。
黄娜说,她是心怀抱负到农村去的,想着村里能因为自己有所改变。可第一天,她就被泼冷水,“感觉不被需要”。于是,她想到要先刷“存在感”,每天骑着电动车到村里,去跟村民聊家常。
“让村民知道我来了,慢慢地大家关系就近了。知道他们有困难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事情。一旦你给老百姓做了事情,他们的信任感一下子就有了。”黄娜回忆,入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以前,新农合报销要把发票带回,到农医所去报销,报销需要准备很多材料。老百姓去镇里,有时没问清,一下子不知道带哪些材料,他们就会认为,报销好麻烦。”在一户村民家里,黄娜主动开口说:“如果可以,你把这些材料给我,我先去镇里问问需要哪些材料,再看能不能帮你报销。”
黄娜说,在村里,难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多是一件件小事,但又与村民切身利益非常相关。
“从有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小事入手。”就这样,黄娜在村里慢慢打下了群众基础。
作为大学生村官,黄娜并非学农出身,种养殖业一窍不通,但是黄娜始终认为,“一个村子要发展,肯定得有自己的产业。”
黄娜瞄准赣抚平原3万多亩水稻对农机的需求,发挥党员农机手的作用,推出了“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村里的农机资源整合到合作社,使合作社成员由6名增加到66名,社员年均增收3万元。
黄娜说,合作社注重为贫困户和缺少劳力户提供服务,并在生活困难的家庭培养农机手,通过产业扶贫为贫困户脱贫致富铺平道路。在帮扶中,一些贫困户逐渐实现了“从低保户到农机手,再到农机户”的身份转变。
相关新闻
- 沈腾香:保护好绿水青山 圆乡亲们小康梦(2017-11-08 11:55:33)
- 【十九大代表归来后】陈承仪:争做“铁路工匠”(2017-11-07 09:08:23)
- 把内心的激动变成身边人的行动(2017-11-03 15:59:31)
- 颜柏青:把城市装扮得像花儿一样美(2017-11-03 11:07:55)
- 【十九大代表归来后】廖红:做农田的守望者(2017-11-03 09:19:43)
- 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2017-11-02 10:11:34)
- 【十九大代表归来后】翁钰珍:立足岗位立新功(2017-11-02 09:05:06)
- 【十九大代表归来后】洪燕:以清洁能源保护青山绿水(2017-11-01 08:59:58)
- 【十九大代表归来后】许光园:花田传喜讯(2017-10-31 08:36:57)
- 郑贞良:让有福之州更美丽(2017-10-30 07:41:17)
- 【十九大代表】“王牌飞行员”刘锐:冲上云霄 守疆卫国(2017-10-28 20:51:45)
- 十九大代表陈建萍:扎根社区一心为民(2017-10-25 08: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