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罗源精美锡制品 订单已排到年底不愁销量愁传人
2014-06-23 07:11:59  作者:王元锴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数十年练就技艺

  今年60岁的赵镇华是浙江省永康市人,从事手工打锡已41年。从19岁开始。赵镇华就跟随师傅挑着担子走南闯北,挨家挨户加工各种锡器。

  经过3年的学徒生涯,赵镇华终于练就一套打锡的娴熟技艺:把锡块高温熔化成锡水,经过压片、裁料、造型、刮光、装接、擦亮、装饰雕刻等一系列技法,便能制作出烘架、茶叶罐、香炉、花瓶等几十种精致夺目的锡制品。

  手工打锡的工序极为繁琐,最为考验耐心。将溶解后的锡水倒入精致的铁制模具,待模具里的产品分块定型后,扁锉、铁锤、方锉、车架、圆锉等10多种工具便轮番上阵,敲、锉、刮、磨产品粗糙的边缘、表层使其光泽清亮。

  赵镇华说:“打锡最关键的就是组合焊接,它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一件完美的产品须准确判断焊接时间和温度,使拼接处严丝密缝、融为一体。为了让产品呈现更好的形态,最后再使用精细的抛光工具来个全方位的‘美容’,确保整个锡制品晶莹圆润。”

  老师傅苦觅传人

  就是这样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如今却面临着无人传承的窘境。已花甲之年的赵镇华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收个徒弟继承他的衣钵,但这项耗时费力的工艺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一个锡制酒壶能卖到360元,看似价格不菲,但刨去材料费和一天的工时,只能赚180元。我每天5点半开工,晚上7点收工,一个月才完成60多件,特别是夏天来临,要长时间围坐在炭火旁劳作,忍受酷热的煎熬。”

  赵镇华的儿女在家乡都有薪酬丰厚的工作,他们都不愿继承父亲的打锡手艺。“孩子们都劝我别干了,可我就是舍不得丢了这手艺。”赵师傅告诉记者,罗源这边使用锡制品的人不少,活太多一个人常忙不过来,他特意邀请了4名同乡过来打锡,“我们都成了半个罗源人,如果能在这找个传人就好了。在没有找到传人之前,我会一直坚守下去”。

  (福州日报记者 王元锴 通讯员 谢闽星 康琳 文/摄)

【责任编辑:朱红杰】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