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家门口”经济:多路资本争夺榕社区便利店市场
2014-04-01 10:23:08  来源:东南快报  【字号

  比照国际经验闽便利店缺口达万余家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2000-4000美元是便利店大量产生的时代,而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便利店就会获得充分发展。

  商务部驻福州特派员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福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0美元左右,从数字上看,福建便利店行业早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我们曾和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在台北,每平方公里就有约5.38家24小时便利店,在2011年底时,福建全省有1500家便利店,截至目前有3000家左右。若以台湾的行业发展水平来进行相对比,福建的便利店此时应该达到2万家左右才是正常的。”该负责人介绍。

  经多年厮杀,当福州大型卖场布局基本落定之时,便利店成长土壤已相当深厚。

  参照国内一线城市,便利店在服务性收入(非商品销售)上获取的收入比重更高。可以提供鲜榨果汁、咖啡、熟食等快速消费,提供代缴水电费、接收快递包裹、服装干洗等便民服务。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足以构成社区居民“10分钟生活圈”。

  便利店这一科目尚未录入工商部门名录

  便利店前景似乎相当远大,“但是,便利店的经营服务范围也受相关职能部门的层层限制。”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便利店分会会长陈青说。

  据其介绍,“对于一家便利店来说,夏天提供冷饮,冬天提供加热食品,服务应该是贴心的。但是,一旦涉及食品加热加工,问题也就来了,比如烤肠、茶叶蛋。如果从卫生许可的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就是不被允许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得按照餐饮店的标准去审批和经营便利店。”

  另外,要是涉及第三方服务,比如缴纳水电费,要得到金融单位许可。销售书报杂志,又要受得文化部门监管。要让便利店行业真正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便利店变得不再便利,也只能算个杂货店。”

  在经营范围上,陈青曾专程对成都WOWO便利店进行考察。“他们跟有资质的医药销售企业合作,提供日常用的一批非处方药销售,并形成了一个专柜,为顾客解燃眉之急,又不违背医药监管。”

  厦门见福连锁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张利董事长表示,“给便利店一个名分,也很重要。”

  在台湾、日本等便利店发展成熟的地方,对便利店有明确的界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在福建甚至厦门,工商部门的名录中,至今没有‘便利店’这个科目。”使得从业者在对这类企业进行注册时,只能被定性为食杂店。

  这对于目前的消费方式和需求的转变,已经极不匹配。

【责任编辑:胡巧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