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财经资讯
网购保暖内衣比商场的薄 消费者疑厂家偷工减料
2012-12-18 10:42:14  来源:东南网  【字号

  网购商品有别于商场这是潜规则?

  厦门网络零售协会秘书长邱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同样型号的商品,线上线下价格悬殊,厂家有存在采用替代品、偷工减料的嫌疑。而消费者若想维权只能通过将产品送检的方式。他说,货号即商品编号相同也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货号是厂家自行规定的,类似的货也有可能为同一货号。

  不过,邱靖认为,现在会这么干的品牌商家很少,因为若“东窗事发”,对品牌损伤很大,一般品牌商家不会这么不规范。

  邱靖称,现在的商家更多地用“网络特供款”来平衡线上线下多方利益。多数商家为了平衡线下和线上两种渠道的冲突,均采取产品区分的方法,避免不同渠道的货品重复。线上渠道主要销售品牌入门级和经典款的产品,其中也不乏往年销售的旧款,而线下则偏向于高端、个性的新品。

  “手心手背都是肉,‘网络特供款’成了商家正常的且是普遍采用的策略。”走访中,不止一家福州百货专柜的售货员告诉记者,新款并未在线上发售,参加促销的基本以过季货为主。“现在越来越难在百货专柜跟网络上看到同一款产品了,厂家一般都有网购专供款。”

  纺织品专家:

  人为可感厚薄差异产品或超出规定误差

  昨日,广州大学纺织学院纺织系老师彭翔告诉记者,纺织品机器中有一种“厚度仪”,专门检测厚薄差异。批次相同、同一款的衣服经过厚度仪检测,如果误差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也就认定为厚度相同。彭翔说,在规定误差范围内,人体是无法感觉出差异的。人为可感厚薄差异,或为产品超出规定误差。出现此情况,“可能厂家选择布料时没有把握好”。市民质疑产品有差异,可经纺织品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鉴定报告。若结果为超出误差,消费者可退货或进行投诉。

【责任编辑:徐匆】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