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马建堂:从“三经普”数据看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12-25 13:51:02  作者:王希  来源:新华网  【字号

  问: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结合此次经济普查的数据成果,您能否谈谈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哪些趋势性变化值得关注?

  答:我们的常规调查和普查数据都显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征开始显现,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尽管GDP增速回落,但服务业发展较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混合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服务业发展较快,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3个百分点。在传统服务业营业收入受市场需求和新兴产业冲击影响而增长较慢的同时,一些重点行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较快。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服务业重点发展行业势头良好,尤其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201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

  制造业转型升级态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201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的高技术制造业企业26894家,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的7.8%,比上次普查时提高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2034亿元,比2008年增加1.78倍。

  混合经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活力和控制力增强。2013年末,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560.4万个,比2008年末增长55.8%。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四类混合所有制企业数也在增加。国有企业户数尽管有所减少,但是活力和控制力都在提高。201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企业的资产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1.9%。

  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创新能力稳步提高。五年来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经费8318亿元,比2008年增长1.7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70.2%,比2008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上述变化说明党中央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阶段性变化内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做好新时期经济工作的指针。我们必须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并自觉贯彻到各项经济工作中来。

【责任编辑:池文娟】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