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即时信息
近千市民3日登母船看“蛟龙”号 与潜航员零距离
2014-07-02 21:51:48  作者:胡巧灵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相关新闻:“蛟龙号”不面向全体市民开放

  市民正在蛟龙号前合影留念

  福州新闻网7月3日讯 “请问,怎么报名参加‘蛟龙号’福州公众开放日活动?”昨天,本报报道“蛟龙号”抵达福州一事后,不少市民致电询问相关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昨天也陆续前往马尾亭江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码头抢先参观“蛟龙号”和“向阳红09号”科考船。

  记者获悉,此次“蛟龙号”福州公众开放日不面向全体市民开放,而是组织我市学校、科研单位等的近千人前往参观。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再次近距离观察“蛟龙号”及其母船“向阳红09号”,并与海试人员对话。

  昨天下午,记者抵达码头看见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向阳红09号”后甲板上清洁、擦拭“蛟龙号”的外壳,还有一些船员在母船上挂起了礼仪彩旗,迎接福州市民的“检阅”。东海救助局福州基地工作人员也在为公众开放日活动进行相关准备。

  “向阳红09号”实验部主任马波带记者参观了“蛟龙号”。据介绍,“蛟龙号”长8.2米,宽3.0米,高3.4米,最大速度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

  马波告诉记者,“蛟龙号”前方有3个圆孔观察窗,可从里面透过玻璃窗往外看。“蛟龙号”头部有两个“机械手”,潜航员通过它们将从海里采集的样本放在观察窗下方、取样器堆放平台上的容器里。“蛟龙号”总共有7个螺旋浆,其中头部有两个,起上下移动作用;顶上有一个横的螺旋浆,起调头作用;尾部有4个螺旋桨,控制“蛟龙号”的前进后退。“蛟龙号”头部还安装有摄像灯、照明灯、摄像机、照相机,这些都是便于水下作业的。

  “蛟龙号”最顶上有个圆口,潜航员从这里的楼梯下到载人舱。

  在“向阳红09号”后甲板上,记者遇到了“蛟龙号”的潜航员唐嘉陵,他今年30岁,是四川人,从事深海潜水工作已有8年了,2009年,他开始参加“蛟龙号”深潜1000米的海上试验,至今开了30多次“蛟龙号”。2012年,在中东太平洋马里亚那海沟做潜水器深潜试验时,唐嘉陵将“蛟龙号”以先快后慢的速度开了3个半小时,一直开到深海下面7062米。“蛟龙号”创造的这一下潜深度,成为同类科考载人潜水器中的世界第一。

  “蛟龙号”载人舱空间小,内径才2.1米,每次下潜只能装3个人,每次在深海呆上10小时至12小时。当潜航员一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出海,其他时间做“蛟龙号”的保障工作。“潜水器里是常压,人在里面工作,就与日常环境一样。”唐嘉陵说。

  目前,唐嘉陵与同伴傅文韬是“蛟龙号”的职业驾驶员,这也是中国第一批潜水器的职业驾驶员,目前,我国又在培训第二批共6名职业驾驶员。

  昨晚,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在马尾举办新闻通气会,介绍了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一航段情况。据悉,第一航段出航时间定在4日上午,届时“蛟龙号”将从福州起航。

  据今年航次总指挥刘峰介绍,按照计划,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将分三个航段,在西北太平洋中国大洋协会富钴结壳勘探区(第一航段)和西南印度洋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第二、第三航段),开展下潜及常规调查作业,本航次海上作业时间共计约160天。

  据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海洋报等媒体的记者将随船报道“蛟龙号”的下潜作业情况。今年的航次要开展南京世界青年奥运会的火炬水下传递,开展福州公众开放日活动,北京汇文小学的老师也将参加航次,为在青少年中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创造条件。

  此次航次队伍将由96人组成,国产超短基线将在今年的航次首次使用,“蛟龙号”在海底还将试验与之配套的小型缆控机器人,新研制的各种采样工具也将首次使用。

  (福州晚报记者 綦芬/文 石美祥/摄)

【责任编辑:胡巧灵】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