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福州与“海丝”渊源 唐时福州海外贸易全国领先
2014-05-27 22:37:47  作者:杨莹 卓文俊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诗文碑文再现唐时福州盛景

  翻阅《全唐诗》,你会发现,福州“市井十洲人”的盛况,在不少诗人的诗作中都留下了印记。

  晚唐诗人薛能在《送福建李大夫》中写道:“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夸近不知贫。”卢美松说,根据考证,薛能所送的“李大夫”是李晦,李晦此行是到福州担任刺史及福建都团练观察使。

  薛能的诗句再现了当时福州的繁盛景象——只要海船一到,城内随即增添了许多外国人。福州的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富庶,这让在徐州任职的薛能不得不自嘲徐州是“小藩”,虽离京城近,但在经济上远不如福州沿海富裕。

  晚唐诗人马戴在《送李侍御福建从事》中,也留下了福州“宾府通兰棹,蛮僧接石梯”的诗句。说的是,当时的福州水运发达,接待宾客的府第就设在江海岸边,海外来访的“蛮僧”乘船靠岸,登上石梯,就能径直走进庙堂。

  卢美松表示,从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中,不难看出,从唐代中期以前,一直到唐后期,福州的海外交通和贸易都相当发达,海外商人不仅经常往来福州,有的还在福州定居,成家立业。

  现存于福建博物院内的《球场山亭记》碑刻就留下了相关记载。这是晚唐裴次元刺史,于元和八年(813年)所作的碑文。“海夷日窟,风俗时不恒”,说的是寄居福州城内的海外“夷人”一天天增加,以至于福州的市井风俗时常不能保持常态;“廛闬阗阗,货贸实繁”,则讲述福州街头来自各地的货物十分丰富、贸易十分繁荣。卢美松说:“《球场山亭记》碑文描述了晚唐福州的市井状况以及海外夷人寄居的情况,是福州作为对外交通贸易重要港口最直接、有力的文物证明。”

  “绍越开疆”文化兴旺开风气之先

  走进鼓楼区庆城路的闽王祠,在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的隔墙上,“绍越开疆”的石刻依然清晰可见。这是人们对闽王王审知开发福建伟大功绩的由衷赞颂。

  唐五代时,王审知开辟甘棠港,大力发展海外交通与贸易。卢美松认为,王审知此举,不仅奠定了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地位,对福州乃至福建的经济开发、海外贸易、文化发展、教育进步,都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古代看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否发达,主要看科举成绩。”卢美松说,据统计,唐朝的近300年间,福建共有进士五六十人;而宋朝的320年间,福建所出进士高达五六千人,占当时全国进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强。以文化教育发展为例,可以说,到宋代,福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文化兴盛的同时,从宋代起,福州港的远海贸易就逐渐“让位”于泉州。究其原因,卢美松认为,与泉州的地理位置和造船传统有一定关联,但人的因素也至关重要。

  他说,当唐代福州海外贸易兴盛时,泉州还谈不上是重要的港口,直到王审知将侄子王延彬派去治理泉州,泉州的海上贸易才兴旺起来。福建沿海土地贫瘠,泉州更是如此。据记载,当时泉州的土壤种不了水稻,只适合种地瓜、西瓜、花生等,人们不得不靠海为生。发现海外贸易赚钱容易,许多人都选择了经商。而王延彬治理泉州时,也主动请来“蛮夷商贾”,带动了当地经济繁荣,被泉州人尊称为“招宝侍郎”。

  宋时的福州,已与泉州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轨道。

  卢美松介绍,作为八闽首府,福州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风鼎盛,很多人走上了仕途,福州城内曾有“十万人家半封侯”的盛景,出现了许多世家大族。虽然这时的福清、平潭等港口仍在开展海外贸易,但规模比不上泉州。在闽江沿岸,水上疍民也只进行一些近海或沿江贸易。

  “海外贸易对福州文化的影响,持续到了近代。”卢美松认为,福州被选为五口通商口岸,一是因为外国人看上了福州便捷的水道,方便运输出口茶叶;二是福州人文化素养高,外国人更愿意在福州设立使领馆。

  此后,外国的生活习惯、自然科学、建筑风格等传入福州。福州打开了中国西学东渐的大门,涌现出一批“开风气之先”的人才。

  (福州日报记者 杨莹 卓文俊/文 俞松/摄)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蔡晨烨】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