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福州要闻
烟台山保护性开发去年启动 仓前路临江民房将拆迁
2011-03-20 22:13:30  作者:刘栋宾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英国领事馆洋楼风雨飘摇

  烟台山正好处于八一七路中轴线的南端。17日下午,记者从解放大桥桥头八一七路的终点开始,沿着石阶探寻烟台山的外国领事馆、教堂、梅坞等。

  石阶年久失修,石块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已被踩垮了,石阶两边都是建国后修建的民房。约走了100多级台阶,路边一栋三层石头房,一层只开了一扇门。

  记者继续沿着石阶上行,就到了山顶乐群路,原来石头房的正门在这儿。门口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广场上,一名50岁上下的大姐在炸油饼卖,几名老太太开心地聊着天,头发花白的林老太太坐在石屋门口摘菜,旁边几只麻雀就在门槛上跳进跳出。

  住在石头屋的郑依姆说,这就是建于1845年的英国领事馆。上世纪80年代,这座领事馆的一部分被拆建为“红军园”,另一部分则改成公房。如今,公房里面住有20多户人家,她今年80多岁了,在这住了51年,是住得最久的。

  走进屋,有一种自然的凉快的感觉。屋里被住户自由地隔成了无数个“格子屋”。郑依姆说,住的人多了,人来人往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走廊在屋中间、很黑,但她熟练地爬上楼梯,打开灯,将记者引到了二楼她的住房。楼层很高,地板很干净,天花板上还依稀可见西式建筑特有的雕花,阳光从一人多高的窗户直射进屋,感觉很惬意。

  脱掉鞋,来回踩在光滑的木地板上,郑依姆笑着说:“我们在这是公租的,住得久早已习惯了。”但她和其他住户一样很担心,因为年久失修房屋最怕刮台风倒塌或下雨漏雨。

  烟台山诞生了福州最早的教会和学校

  走出英国领事馆,记者继续穿梭于烟台山上的阡陌巷弄。集中在烟台山对湖路、乐群路两旁的是各国领事馆。这些领事馆多为二三层西式楼房,大都依照各国建筑风格而建,虽久未修缮,但仍能从考究的细节看出当年的气派堂皇。沿着麦园路、公园路,夹道而立的是传教士们兴建的教会学校。洋行、教堂等则分布于沿江的观井路、观海路一带。这些西洋建筑荟萃了哥特、罗马、洛可可等欧洲建筑史上的典型风格,有些还是中西合璧,别有一番韵味。

  正在散步的林老先生说,除了各国领事馆,烟台山最多的就是教堂了,最多的时候有10座。因此,烟台山的教会文化气息很浓厚,住在这山上的很多老人都信奉基督教,有不少人还受过当时西式学堂的教育。

  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为了扩大在福州的影响力,还先后在仓山兴办大、中、小学校,著名的有华南女院,以及英华、三一、毓英、寻珍、陶淑等中等学校。这些学校在福州开办得最早,且对福州的现代文化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黄丽红】

 
日点击排行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热点专题